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快穿大秦,我和抚苏闯咸阳 > 第612章 再近点

第612章 再近点(1/2)

    “再近点……”孙大宝低声念叨,直到敌军的先头部队踏入谷中,他猛地举起手弩,射出一支火箭。

    火箭拖着焰尾冲上天空,瞬间点燃了谷两侧的干草堆。浓烟滚滚中,滚木礌石如暴雨般砸下,匈奴的先锋部队顿时人仰马翻。

    “杀!”孙大宝拔剑出鞘,带领骑兵从山坳里俯冲而下。他们的战马经过特训,在陡峭的山坡上如履平地,钢刀劈砍的声音混杂着匈奴人的惨叫,黑风口瞬间变成了修罗场。

    冒顿在中军听到前方的厮杀声,却并不慌乱。他挥了挥手,让后续的三万骑兵加速前进:“不过是小股伏兵,冲破他们!”

    然而,当他的主力赶到野狼谷时,才发现自己低估了阳安军的实力。孙健早已让人在谷口筑起了临时工事——三尺高的土墙后,连弩车和投石机一字排开,士兵们躲在工事后面,手里的弩箭上弦待发。

    “放!”孙健一声令下,连弩车射出的箭雨如乌云般罩向匈奴骑兵,投石机抛出的巨石砸在地上,激起数尺高的尘土,连人带马碾成肉泥。

    冒顿的骑兵冲了三次,都被挡了回来,谷口的尸体堆成了小山,血流顺着地势往低处淌,汇成了一条红色的小溪。

    “废物!”冒顿气得用马鞭抽打身边的将领,“让盾兵上前,拆了他们的工事!”

    匈奴的盾兵举着铁皮盾牌,一步步往前挪。他们的盾牌厚实,普通的弩箭射不穿,眼看就要靠近工事。

    孙健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苏小宝,给他们看点新鲜的。”

    苏小宝早已带着工匠们准备好了“惊喜”——二十架改良过的火龙炮,炮管里装的不是硫磺,而是磨碎的硝石和铁砂。“点火!”他一声令下,士兵们拉动风箱,引线“滋滋”燃烧,随后便是震耳欲聋的轰鸣。

    火龙炮喷出的铁砂混着火苗,像一张巨大的网罩向盾兵。铁皮盾牌在密集的铁砂面前如同纸糊的一般,盾兵们惨叫着倒下,身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血洞。

    冒顿看得目瞪口呆,他从未见过如此厉害的武器,一时间竟忘了下令。

    就在这时,孙大宝的骑兵队从黑风口杀了出来,绕到匈奴大军的侧翼,如同一把锋利的刀,狠狠剜了进去。

    “前后夹击!”孙健站在工事上,拔出剑指向匈奴中军,“冲!”

    阳安的步兵从工事后面跃出,挺着长枪冲向混乱的敌阵。他们的步伐整齐划一,长枪组成的枪林如同一道不可逾越的墙,将匈奴骑兵不断向后推。

    冒顿这才回过神来,知道大势已去。他看着身边的士兵越来越少,看着阳安军的旗帜在战场上越来越近,终于咬了咬牙,带着残部往北逃窜。

    “追!”孙大宝想率军追击,却被孙健喊住。

    “穷寇莫追。”孙健勒住马,看着匈奴人消失在草原深处,“咱们的目的是守住边境,不是赶尽杀绝。”

    这场仗打了整整五天,阳安军以伤亡三千的代价,歼灭匈奴五万余人,缴获战马、牛羊无数。当消息传到长安时,汉文帝正在朝堂上议事,听闻结果,手中的玉圭差点掉在地上。

    “阳安侯……竟有如此战力?”他喃喃自语。

    陈平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阳安城越强,北境越稳。当加官进爵,以安其心。”

    汉文帝沉默良久,最终下令:封孙健为“北境大将军”,节制河阳、陈城、西城三郡兵马,赏黄金千两,绸缎百匹。

    而此时的阳安军营地,孙健正和扶苏一起,给受伤的士兵包扎伤口。小石头——现在已经是个十六岁的少年兵了,胳膊被弯刀划了一道深可见骨的口子,却笑着说:“义父,我砍倒了三个匈奴人!”

    孙健给他缠绷带的手顿了顿,声音有些沙哑:“下次不许这么拼命。”

    “为了阳安城,值!”小石头咧开嘴笑,露出缺了颗门牙的牙床。

    扶苏看着这一幕,走到孙健身边,轻声道:“孙兄,冒顿虽然退了,但他肯定会卷土重来。咱们得趁这个机会,把防线往北推,在草原上建几座城,作为缓冲。”

    孙健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另外,派人去联络西域的小国,跟他们结盟。冒顿树敌不少,咱们可以借力打力。”

    夜色降临,营地的篝火燃起,映照着士兵们疲惫却兴奋的脸庞。他们烤着缴获的牛羊肉,唱起了阳安城的歌谣,歌声在草原上回荡,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更带着对未来的希望。

    孙健和扶苏坐在篝火旁,手里拿着陈平送来的那封“支援”信,信纸早已被风沙磨得边角发毛。

    “长安现在怕是坐不住了。”扶苏笑道。

    “坐不住才好。”孙健望着北方的星空,那里的星星格外亮,“他们越忌惮,咱们的机会就越多。等把草原上的城建好,下一步,就是咸阳。”

    扶苏的目光也投向西方,那里是咸阳的方向。他仿佛能看到那座古城在夜色中沉睡,等待着被唤醒。

    “快了。”他轻声说,就像多年前在阳安城的城楼上说过的那样。但这一次,他的声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