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云看了很满意,问了一下周蓉,周蓉也说这个宅子不错。于是如云当即和小红的姑妈姑父议定,三日后请人写好买卖文书,交付银钱,眼下先付了一百两订金。
当几人回到晋王府时,只见龙来洲刚好回来,在花厅陪着慧竹和高冲月儿说话,如云于是领着周蓉桃花向龙来洲见礼,龙来洲笑道:“周蓉妹妹,看来古人说得对,不是冤家不对头。你和高腾,和当年杨六郎和穆桂英的姻缘一样,都是天意。”
周蓉羞红脸道:“晋王姐夫说笑了,周蓉原来唐突,希望王爷姐夫不要见怪。”
龙来洲道:“妹妹千万别这么说,我们都不是外人。”
正在这时,厨下来传饭,说酒菜已经备好,于是几人一齐去用饭。
一时吃过中饭,如云知道龙来洲和慧竹习惯午时歇息,况且周蓉桃花说要去西祁山,于是几人告辞出来,慧竹也让周蓉给水如晴捎去一个包袱,嘱咐说十六日让水如晴早些下山。
周蓉和桃花回到如云家里,将带来的银钱多留在高家,带了一些碎银还有如云如玉慧竹送的东西,在出南门时买了一些果子,两个人往西祁山而去。
日落西山时,周蓉和桃花终于来到卧云观。前来开门的是九岁的小道姑慧能,听说两个人是找静空的周姓姑娘,于是引着两个进了院子,拴好马,一起带了三四包东西进去。
水如晴此时正在后面佛堂抄写经书,突然听说有两个年轻周姓女子求见,不由一怔。虽然猜到一个可能是周蓉,但是说是两个,实在惊讶。
周蓉和桃花来到水如晴面前,见水如晴虽然身着道服,但是看上去很年轻,于是忙上前行礼,递上周松年的亲笔书信。
水如晴忙让两人坐下,九岁的慧能端来热水,给三人泡了茶,还端来两碟花生和两碟干果子。
水如晴问了一下两个人一路来京城的情形,听了周蓉告知诸事,不由叹道:“难为你们两个了。蓉儿,过去的恩怨,我们都忘了吧。日子要过下去,感伤过去,不如珍惜我们现在。对了,你们去见了你们的慧竹姐姐,她现在怎么样?”
周蓉忙道:“伯母放心,慧竹姐姐现在很好。她现在喜欢吃没有油腻的饺子一类,晋王姐夫每天都让人蒸饺子丸子给她吃呢。”
水如晴道:“周蓉,你松勇叔一家在扬州,京城如今也就慧竹和你们兄妹了,不要想太多,你云姨和玉姨都很不错,以后多和她们亲近,也有个照应。我在这里习惯了,不是有事,也不想下山。”
周蓉忙道:“伯母,虽然这里是修行的好地方,但是山上到底冷静了些。等以后慧竹姐姐有了孩子,伯母还是下山住吧,我们可以常一起相聚,岂不更好?云姨现在准备再买一个大些的宅子,已经在西门外选好了,到时我们相聚也方便。”
水如晴儿摇头道:“算了,我喜欢这里的清净。王府人多,皇家规矩也多。再说这里的慈文师父还有两个师姐,都对我们母女情深意重,我们几个比亲人还更亲,已经一起这么多年,我不想离开她们。”
周蓉看了一下屋子,然后又望着外面的院子道:“我和桃花刚才从山下上来,见一路的山景确实不错,只是离京城远了些。”
水如晴道:“修行的地方,太近京城,反而失去了清净。我去过皇城的寺庙道观,觉得还不如我们这里的卧云观,无论屋舍还是景致。”
水如晴说完,带着周蓉和桃花来到自己屋子,搬了一套被褥来到对面的一间屋子,对周蓉和桃花道:“这是慧竹原来住过的屋子,一直空着,隔壁是慧能,她虽然年纪小,但是做事很勤快。如果你们喜欢这里,就这里住,师父们都很好的,一会儿我带你们去见慈文师父。”
周蓉忙道:“多谢伯母。我也喜欢清净,只是哥哥过些天要随公主去西南,父亲让我在京城买一个宅子,我已经让哥哥和云姨去打探,等安顿下来,我肯定常来伯母这里住,只是给伯母添麻烦了。”
水如晴道:“不会麻烦,如云如玉慧竹三个,常送东西来。现在这里香火不错,京城大达官贵人也常来这里,屋子也有好些,你们只管来。上次你父亲和哥哥还有你松勇叔叔,都在这里住过。”
却说京城的如云,因为买宅子的事情,次日早饭后,便策马来到京西军营,告知买房一事,高子勇点头道:“也好,买下吧,只是买的旧宅子,要等别人搬走后,请大哥一家帮我们收拾一下,我这里要忙碌一段时日,可能没有空回去料理,你多操心,让冲儿多动手。银钱够不够?”
如云道:“买宅子的银钱足够,高腾和蓉儿的喜事,估计要到九月,就选松勇一家到京城的时日,你看如何?”
高子勇点头道:“也好,如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