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层浪。
华为的加入,直接将“10亿赌约虚实之战”的话题推上微博热搜榜首。
“有点意思。”宋词眼中闪过兴味,指尖继续滑动屏幕,细细梳理着事情的来龙去脉。
距郭平代表华为宣布参战不过五分钟,海尔集团董事局副主席、海尔电器总裁周云杰便在微博上亮出了“生态牌”:
“虚网实网,皆为用户而织!海尔7大智慧生态圈,已覆盖2亿家庭。
赌约加码:2017年,若海尔白色家电营收不及格力,同华为一样,捐赠十亿研发资金。”
海尔的配图则是各式家电环绕着“Haier U+智慧大脑”的数据流,直观展现着其生态布局。
两大巨头下场,瞬间引爆全网讨论:
“宋词在典礼上这手“祸水东引”,实则是阳谋!格力VS小米,本是传统制造与互联网模式的较量,他一拉华为、海尔入局,直接把格局升维成“虚实融合”的标准之争了。”
“董名珠和雷君还在纠结营收数字时,宋词已经让四大巨头替他验证产业互联网理论了,首富这盘棋,格局太恐怖了!”
“太秀了!一下子把格局打开了,宋老板这是借十亿赌约,给华国制造业上了堂“融合公开课”啊。”
“周总,赌约的事先放放,《海尔兄弟》能不能重制一下?现在看画面实在太模糊了@海尔周云杰V”
“查了下数据:2012年预估,小米营收300亿,格力1000亿,海尔集团整体1600亿,华为更是高达2200亿。”
“难怪宋词让雷君和董名珠多看看各自领域的最强对手,这格局确实高下立判!感觉华为可以再挑战下,五年后营收能不能超过小米、格力、海尔三家总和?”
“其实华为手机业务现在不算顶尖,也就比小米强点。剔除运营商网络业务这块大头,手机营收估计刚过400亿。这么看,两家倒真能好好掰掰手腕。”
“海尔最强的是洗衣机和冰箱,空调领域确实被格力碾压。格力要想再发展,确实得横向扩张,进军整个白电领域。宋词说格力最强的对手是海尔,没说错。”
“作为华为人,说句实在话,我们敢赌的底气在这里:华为预计明年手机销量0.5亿台,到2017年争取冲到2亿台。而通信专利,才是华为最牢固的生态网!”
宋词指尖悬在手机屏幕上,看着“四国演义,腾达何时下场?”的热搜词条,内心火热,想着该不该再添上一把火。
刘师师将温热的普洱茶放在茶几,轻笑一声:“老公,华为、海尔参与进来,这下把赌约炒成全民狂欢,你这位裁判不凑个热闹岂不可惜。”
宋词点点头,低头沉思起来,用心编辑博文。
刘师师轻声坐在丈夫身边,微微倚靠他的肩膀,也不打扰,就歪着脑袋,静静注视他俊俏的侧颜。
指针指向晚上十一点,宋词在微博上发布长篇博文:
标题:《连接一切,智启未来,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生态—致华国实业的情书》
正文:“当我们将目光投向五年后的世界,会发现所有商业竞争的本质都是生态位争夺战。
格力用二十三年筑起的专利高墙,是实体经济的定海神针;小米用互联网思维编织的生态之网,是数字时代的通行货币。
但未来的王者,必属于能将“墙”与“网”熔铸为新型基础设施的破壁者,这正是我提出“虚实融合”战略的核心逻辑。
第一,技术融合:从对抗到共生
华为的基站与手机云服务dNA双螺旋结构,揭示了通信技术向终端渗透的必然性。
若将格力擅长的精密制造能力导入通信模组研发,其芯片良品率可提升30%以上。
而小米的生态链企业若接入华为通信技术,设备互联延迟将从3秒压缩至0.5秒,这不是零和博弈,而是技术协同的乘数效应。
第二,场景重构:从单品到系统
海尔的智慧家庭大脑已覆盖2亿家庭,但缺少对用户行为数据的深度挖掘。
若引入格力在温控、电机控制领域的数据参数,其空调能耗算法可迭代出“气候自适应”模式,单台设备年省电费达1200元。
反观格力,若将小米手环的健康监测数据接入冰箱食材管理系统,冰箱可主动推荐菜谱并联动烤箱预热,这才是真正的场景革命。
第三,生态升维:从竞争到基建
腾达科技集团将在2013年正式开启“万物智联”战略,核心正是构建跨平台技术中台。我们研发的TenoS系统,将会实现安卓应用与物联网协议的兼容转换。
若华为、格力愿意开放设备接口,腾达可提供底层连接框架,小米生态链企业则专注硬件创新,这种分工模式,或将催生万亿级智能硬件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