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诸侯会盟,如同一个笑话.
一群人领着虾兵蟹将,在虎牢关前耀武扬威了一圈,结果啥都没干.
但孙坚可不是…一个笑话,而是真正的猛将.
一个人干的董卓都快要扛不住了.
董卓一开始不是没想过去招揽孙坚.
甚至还想跟孙坚的长子孙策进行联姻.
但可惜的是,孙坚压根就不吃这一套,还差点把李儒给砍了祭旗.
董卓很无奈啊.
迁都都已经快要一年了,他还没有去过.
在洛阳这地方已经呆了:将近一年,他也想回长安享受享受.
毕竟也是六十多的人了,也不想真死在战场上,那剩余时光都浪费在洛阳啊.
他这个太师,着实混的有点惨.
就是因为孙坚一个人,导致董卓想走还不敢走,毕竟他麾下的其他人,根本就不是孙坚的对手.
董卓也不是没有打出过虎牢关.
但杀出去之后,跟孙坚也是五五开,并没有太大优势.
孙坚身后的袁术,算是孙坚最坚强的后盾.
南阳,豫州,这两块地方,真的是太好了.
粮食永远都不缺.
要说天下诸侯,袁术的起点算是最高的.
占据的地盘最大,人口也多,粮草也丰富,这才是能够支持孙坚一直在:前线的原因.
但是袁术就跟那脑子不好一样.
说实话,至少赵峰看不懂袁术到底是想要干嘛.
难道他真觉得孙坚能够一口气打到长安,斩杀董卓袁术的胃口,大到想要一口气吞并司隶地区,关中地区袁术不单单对董卓用兵,还把手伸向了扬州地区.
特别是长江以北这些城池,都很有想法,并且也在付诸于行动.
袁术不明白一个道理,步子太大,容易扯到蛋.
太急躁了,太飘了,好好稳住基本盘,训练兵将,坐等天下大变,不好么急功近利,用在袁术身上很合适.
但赵峰也管不了,他已经给袁术写过几次信,劝说过.
袁术不听,他也没法子.
而董卓就是想邀请赵峰出兵,别的先不说,先把孙坚打退.
董卓现在急需休养生息,他这么大岁数的人,可没有孙坚那么好的精力.
李儒先到了白波城.
得知赵峰在蒲县之后,又赶往蒲县.
“恭喜将军,此次斩杀右贤王,又立下大功,着实是厉害啊.”
“先生客气了,你我也是老朋友了,不是外人.”
“从洛阳一路赶过来,先生也辛苦了,不知道是有什么事情不如开门见山,直说就好.”
“好,将军快人快语,那我也就直说了.”
李儒先是从怀里拿出一份诏书,又有一个官印.
递给赵峰后,说道:“将军,这是天子下的诏书,册封将军为大汉骠骑将军,这是官印.”
赵峰也是有点惊讶.
把右贤王人头送往洛阳,赵峰确实想到了董卓给再次给他升职.
毕竟天下人可都看着呢.
斩杀匈奴右贤王这么大的功劳,你董卓名义上可是正统,你能一点表示都没有特别是天下的百姓,他们不管.
你们诸侯之间打不打.
但是杀了胡人,杀了匈奴,这就是天大的功劳,天子不封赏,那就用唾沫淹死你.
赵峰本以为董卓也只会妆模作样的,再给个杂号将军的称号,顶多爵位再升一升.
但没想到董卓竟然这么大的手笔,竟然直接拿出了骠骑将军要知道,在东汉历史上.
除了刘秀作为开国皇帝,大肆封赏了一些杂号将军之外,很少有杂号将军的职位.
就说刘宏时期.
在黄巾起义之前,只有大将军何进,骠骑将军董重,这是两个外戚.
一个是刘宏的大舅子,一个是刘宏的舅舅.
除了这两个将军之外,其他人一概没有将军之位.
没错,连杂号将军都没有,最多就是中郎将.
比如说董卓,黄巾起义的时候是东中郎将.
包括皇甫嵩,卢植等,也都是中郎将职位.
一直到黄巾起义结束,面对凉州韩遂,马腾的时候.
刘宏才勉勉强强给了董卓前将军,皇甫嵩左将军的职位.
其实,这也算是杂号将军.
包括四征,四镇,四平,这些将军其实都是杂号.
基本上都是属于临时设置,不长备.
但骠骑将军不一样啊.
要知道,何进早死了,何苗,董重也早死了.
整个大汉,没有一个是正儿八经的将军职位了,董卓自己,号称太师,但他的位置是三公之一,跟将军职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