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记住上面这些人的名字,因为他们不久后又会出场时间来到十月份.
秋收的季节.
白波城的百姓,忙活的那叫一个热火朝天,又是一个丰收的大年.
产出的粮食,超过五十万担,去除百姓的吃喝,再加上一部分军田,赵峰差不多能收获三十万担粮食.
最让人惊喜的就是红薯的产量.
春天时,种植了四十多亩,仅这四十多亩的红薯,产量就有点吓人.
一亩地五千斤红薯,四十多亩,总共二十多万斤.
这让很多百姓都眼馋了,不少人都到府衙商量,等到明年,也让他们种植这种产量奇高,而且不费事的粮食.
赵峰自然应允,现在足够多了,就算是全部田地都种植红薯也差不多.
虽说单一了点,但至少量大管饱啊,就算想吃别的粮食,也可以从其他地方再通过商人交易一些,不是难事.
不过到了下半年,白波城的商人就少了很多.
由于洛阳动乱,各个州郡的局势也不稳定,大多数商人都选择呆在家中,不敢随意出门冒险.
就连白波山的商人也是如此,宁愿先花一段时间的老底,也不出门跑商队.
特别是粮食,按理说秋收之后,应该会有大量多余的粮食.
但今年,寥寥无几到白波山用粮食进行交易的商队.
赵峰也早就料到了这种情况,他现在是手中有粮,心不慌.
怕是谁也想不到,赵峰现在手里捏着将近三百多万担的粮食.
自从去年秋收之后,赵峰就不计成本的收购粮食,有多少要多少,哪怕是贵点也行.
赵峰是不慌,但是有人慌啊.
那就是洛阳的董卓.
因为各个州牧,没有给他上交赋啊.
有些地方上的官员,给面子的,还写上一封奏折,编个理由,说是没法上交赋税.
而有些官员,连上奏都懒得上,相当于直接脱离了洛阳的统治.
这让董卓有些急了.
他麾下兵马将近二十万,每天的吃喝,就是一笔天文数字,没有粮食这哪行啊现在就已经有些兵将,开始抢夺洛阳商铺了,再没有…粮食,怕是要引起暴乱啊.
董卓将目光瞄准了白波城.
因为李儒的原因,董卓十分清楚,其他地方可能没粮食,但白波城的粮食肯定够多.
只要赵峰肯资助他,他的二十万兵马粮食就不成问题.
若是不资助没关系啊.
白波城不就三万兵马还不是随随便便碾压过去当然,这只是董卓一厢情愿的想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