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田甜听他这么说,倒没了话,只悄悄伸手,揪住他袍角的一小块布,示意自己还是有分寸的。
走了半晌,田甜怕气氛尴尬,又没话找话:“我给工人们的薪资,已是长安最高的了,你又加一个月,这也太……太败家了。”
杨炯轻笑一声,道:“你呀,这些匠人凭力气吃饭,你待他们好些,他们干活才尽心。偶尔给点甜头,比你日日盯着还管用。
你一个人精力有限,总不能事事都亲力亲为,要学着放权,将来‘绿地营造’离了你也能转,才算真的成了。”
田甜把杨炯的话牢牢记在心里,像个听话的学生,轻轻“嗯”了一声,头靠在他肩上,竟有些犯困,声音软软的:“我这是头回做这么大的事,好多地方都不懂……不过郑姐姐说我识字快,还夸我聪明呢。”
“哦?这么厉害?” 杨炯来了兴致,“那咱们来对个对子,考考你如何?”
田甜顿时慌了,她才识了没多少字,哪会对对子?
忙道:“你别闹,我……我不行的。”
“试试嘛。” 杨炯不肯放过她,“我出上联:风摇竹影添新趣。”
田甜皱着眉,琢磨了半天,想起自己鞋上绣的珙桐,小声道:“那……雨打桐花忆旧年?”
杨炯挑了挑眉,倒有些惊喜:“不错呀,再一个:工地日日忙,只盼风华早。”
这回田甜快了些,想着工人们的辛苦,回道:“薪资月月足,不负匠人劳。”
杨炯笑出声,故意逗她:“再对一个,听好了:杨郎背得佳人笑。”
这话一出,田甜脸都烧起来了,伸手轻轻捶在他背上,气鼓鼓道:“杨少卿尽会取笑我!我……我对不上!”
“对不上也得对。” 杨炯脚步慢了些,故意逗她,“不然我就一直背着你,让街上人都瞧。”
田甜没辙,只得咬着唇,小声道:“甜女羞将粉面藏……”
杨炯哈哈大笑,惹得田甜又捶了他几下,两人这么一闹,倒把方才的紧张和窘迫都散了。
不知不觉,竟走到了街旁的面摊。
杨炯把田甜放下,让她坐在长凳上:“吃碗面垫垫肚子,再送你回去。”
田甜点点头,对着摊主老婆婆脆声道:“老婆婆,两碗阳春面。”
“好咧!” 老婆婆应着,手脚麻利地烧水下面。
两人相对而坐,一时倒没了话,只听得面汤“咕嘟”冒泡的声音,烟雾缭绕间,倒是让田甜更放松了些许。
杨炯见田甜鬓边碎发被风拂乱,沾在汗津津的额角,伸手便替她捋到耳后,指尖不经意触到她的耳垂,只觉那片肌肤滚烫。
田甜脸颊瞬间红透,支支吾吾没话找话:“杨少卿……最近忙吗?”
“还好!” 杨炯看着她的模样,觉得有趣,从前她虽也娇羞,却没这般怯生生的,多日不见,怎么倒像变了个人似的。
心中虽然疑惑,嘴上却随口道:“登基大典后,要去辽国一趟。”
“啊?你才回来没几天呀!” 田甜惊得睁大眼睛,语气里满是担忧。
“答应了人要去参加大婚,不能失约。” 杨炯耸耸肩,说得轻描淡写。
这时老婆婆端着一碗面过来,田甜忙接过,推到杨炯面前:“你先吃。”
“你先吃吧,都饿了这么久了!” 杨炯把筷子塞到她手里,不容拒绝道。
田甜也不推辞,挑起一筷子面就往嘴里送,许是心里装着事,竟没注意烫。
杨炯刚要喊“小心烫”,就见她“嘶嘶”地吸着气,舌头被烫得都快吐了出来,眼眶都红了。
杨炯又气又笑,忙给她倒了杯凉茶,又拿起她的碗,挑出一筷子面,细细吹凉了,递到她嘴边:“慢些吃,没人跟你抢。”
可抬头一看,田甜却掉起了眼泪,大颗大颗的泪珠落在面碗里,溅起小小的水花。
“这是怎的了?” 杨炯慌了,忙放下碗,“烫着了?我看看。”
田甜摇着头,抽抽搭搭道:“不是……是我没用,每次同你吃面,都这般狼狈……”
说着,田甜竟趴在桌上哭了起来,肩膀一抽一抽的,活像只受了委屈的小猫。
杨炯愣在原地,心里暗道:这丫头,倒把这些小事都记得清楚。
当即,杨炯蹲下身,轻声哄道:“这算什么狼狈?周围人都看着呢,还当我欺负了你这娇客,传出去我这郡王的脸往哪儿搁?”
可这话不说还好,越说田甜哭得越凶,眼泪把衣襟都打湿了一片。
杨炯没了辙,眼珠一转,只得放狠话,声音故意沉了些:“再哭,我就扛你回家,让你给我生儿子,也省得你日日在工地上累死累活!”
这话倒真管用,田甜的哭声顿时小了,只抽噎着,眼眶红红地抬起头,睫毛上还挂着泪珠,像雨后沾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