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相信,诸位爱卿都是爱国之士。如今国家有难,强敌大雍虎视眈眈,正是你们报效国家的时候。”
这声音,像是一记重锤,砸在每一位大臣的心间,激起层层波澜。
在皇帝这般无形的施压之下,又有一些大臣脸上露出了无奈之色。
他们的眼神中满是纠结与不甘,可在这朝堂之上,皇威浩荡,他们又怎敢轻易忤逆。
犹豫片刻后,这些大臣像是下定了决心一般,缓缓站了出来,声音中带着几分勉强,承诺愿意捐款,以充军费。
然而,朝堂的局势并未如想象中那般顺利发展。
仍有几位大臣仿若木雕泥塑一般,站在原地,始终沉默不语。
在这其中,南凌侯那高大的身躯格外引人注目,他身着华服,神色冷峻,眼神中透着一股让人捉摸不透的意味。
而刑部尚书则微微低着头,双手藏在宽大的衣袖之中,看不清他脸上的表情。
百里中君死死地盯着眼前这几位冥顽不灵的大臣,心中的怒火仿佛被一桶滚烫的油浇灌,瞬间燃烧成一片熊熊烈焰。
他紧咬着牙关,竭力克制着内心的愤怒,然而那股怒火却像脱缰的野马一般,在他的胸腔里横冲直撞,让他的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起来。
终于,他再也无法压抑这股怒火,只见他的双眼瞪得浑圆,额头上的青筋暴起,冷冷地开口说道:
“李爱卿,王爱卿,你们难道就没有什么想说的吗?”
他的声音虽然不高,但其中蕴含的寒意却如同一股凛冽的寒风,席卷了整个朝堂。
那语气,仿佛是从数九寒天的冰窖中传来,让人不禁浑身一颤,就连周围的空气都似乎因为这股寒意而降低了好几度。
南凌侯和刑部尚书二人听到百里中君的质问,先是不约而同地对视了一眼。
在那一瞬间,他们的眼神交汇,仿佛在进行一场没有声音的对话。
紧接着,南凌侯毫不犹豫地向前迈出一步,他的步伐稳健而有力,每一步都像是踩在众人的心尖上。
他的身姿挺拔如松,声音洪亮而沉稳,响彻整个朝堂:
“陛下,臣愿捐白银八万两,以做军费,助我军旗开得胜!”
他的话音刚落,朝堂上顿时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
大臣们面面相觑,脸上都露出惊讶的神色。
谁也没有想到,南凌侯竟然会如此慷慨解囊,一出手就是八万两白银!
刑部尚书紧接着也缓缓地点了点头,表示对前面发言者观点的赞同。
然后,他稍微抬起头,目光凝视着皇帝,深吸一口气后,用一种沉稳而坚定的语气说道:
“陛下,微臣家中资产虽不丰厚,但为了国家社稷,为了我朝军队能够有足够的军费去抵御外敌,微臣愿意倾尽全力,捐献三万两白银!”
他的声音虽然不像南凌侯那样高亢激昂,但在这原本寂静无声的朝堂之上,却显得格外清晰可闻,仿佛整个朝堂都能感受到他话语中的那份决心和诚意。
有了这二人带头,朝堂上的气氛陡然变得更加紧张起来。
其他大臣们都像是惊弓之鸟一般,不敢再轻易出声。他们心中暗自掂量着,生怕自己捐出的数额过多,让自己损失惨重!
可又怕捐少了,引得皇帝不满,给自己招来灾祸。
一时间,大殿内弥漫着一种诡异的沉默,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轻微的呼吸声,打破这压抑的氛围。
见状,百里中君内心不禁泛起一丝不屑,在他看来,这些大臣们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
平日里口口声声说着对朝廷的忠心,到了关键时刻,却如此扭捏作态。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那些装满大臣把柄的信封之上,心中暗自思量,准备拉两个喽啰出来,杀鸡给猴看,好给这些大臣们提提醒。
然而,就在他将手刚放在那些信封之上的瞬间,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只见底下有十几个人像是约好了一般,齐齐向前迈出一步,声音整齐而洪亮:
“陛下,臣等愿出家资,支持军费!”
这突如其来的举动,让百里中君愣在了原地,脸上露出了始料未及的神情,这已经是今天第二次出乎他的意料了。
不过,这结果倒也算达到了他的目的。
百里中君微微一愣后,随即缓缓将手收了回来。
他看着眼前这些主动表态的大臣,心中的喜悦虽未完全表露在脸上,但眼神中还是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
他刚想开口说两句好话,以安抚众人的情绪,没想到,又有十几人陆陆续续地站了出来,大声说道:
“陛下,臣等愿出军费!”
一时之间,朝堂上大臣们表态的声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