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苏辰安的科举之路 > 第404章 好事将近

第404章 好事将近(1/2)

    留下的人当然是处理此次去陇西,那边赈灾的人选。

    刚才在朝堂之中,太子殿下选了几个自荐,和又安排了几个合适人选。

    其中大出风头的苏辰安,本来朝中一些人,会以为太子殿下,还要再继续给他立功的机会。

    派他负责前去此时的赈灾,却没想,太子殿下竟然没有让对方负责。

    反而任命了其他人,这让众人都有些疑惑。

    不过既然太子殿下不派苏辰安前去,那这一个连解决方案都已经出来了的功绩。

    他们要是拿着正确答案都不能够交出满意的分数,那岂不是一群蠢材。

    所以大家为了这个名额那可谓是各显神通,毕竟那可是明晃晃的功绩。

    出去一趟再回来,官职起码也得往上升一升。

    苏辰安可不管,那群人是怎么想的。

    跟着他的顶头上司,再次回到翰林院。

    此刻自己的级别,也算得上是翰林院官职第三高的职位。

    面对着一群同僚的恭贺,依然保持着那番谦逊的态度。

    不过面对众人想要,出去组个局,来一番高升宴。

    苏辰安十分果断的拒绝了。

    一是不想太过张扬,二是直接懒得去搞这些过场。

    毕竟现在的自己,在这个位置,就不容他虚度光阴。

    哪怕他不想卷,但时代的洪流也会推着他向前。

    在这宫廷之中,侍读学士一职虽不直接执掌军政大权。

    却也不是边缘的官职,可以说这一个职位在帝王面前的出镜率还是挺高的。

    工作内容主要,就是平日里,为皇室子弟讲学授课便是重中之重。

    尤其是那些正值求知若渴年纪的皇子皇孙,他们的成长关乎着王朝的未来。

    不过现在皇宫当中的小皇子可不需要,听他去讲解什么了。

    没办法,赶上了好时候,这群皇子们的年纪已经大了。

    不过要是以后太子殿下有了孩子,估计还真会让他去当老师。

    所以现在,先准备起来,别到时候误人子弟。

    苏辰安再次拿起《论语》时,已经完全不像以前目的只是为了科举,才去品味其中的哲理。

    以前对于他像任务一样的书籍,现在,拿起来,竟然多了一份闲适。

    就连心也格外的平静。

    想到自己以后也会有孩子,苏辰安现在看书的角度都不一样了。

    他想象着他会怎么教自己的孩子,会不会描述孔子与众弟子围坐论道的场景,让孩子们体悟仁、义、礼、智、信的真谛;

    说《孟子》,则重点剖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幼小心灵中埋下治国安邦的种子。

    想到这里,苏辰安的脑海当中再次浮现了那日,庭中悄笑嫣然的倩影。

    当然他现在如此提早的准备起来,那也是因为宫廷之中还有一项极为重要的学术活动——经筵日讲。

    哪怕是在皇帝亲政之时,这也是朝堂之上的知识盛宴。

    一众大学士、翰林才俊齐聚一堂,而侍读学士更是其中关键角色。

    他们需提前数日乃至数月精心筹备,钻研典籍。

    力求在开讲之时对经典的解读既精准深刻,又能贴合时政,为皇帝的决策提供智慧源泉。

    如今恰逢太子监国,宫廷局势虽稍有变化,却也让侍读学士的角色愈发凸显。

    苏辰安初入宫廷的这一日,虽未被即刻召见。

    可他心里清楚,未来的日子里,与太子殿下交流学问、辅佐其成长的机会必然不少。

    于是,他不敢有丝毫懈怠,趁着上午朝堂议事结束后的闲暇,赶忙唤来一旁熟悉藏书阁路径的书吏。

    嘱托其前往那浩如烟海的书海,寻各类可能派上用场的书籍。

    从记载历代典章制度的《通典》,到详述水利工程技术的《河防通议》,再到剖析人性权谋的《鬼谷子》,一本本珍贵典籍被陆续搬至他的办公桌。

    果然,果然,官职大了就是妙哉。

    以前都很难借到的书,现在只要报个书名,没一会就送到他跟前了。

    苏辰安埋首其间,逐页翻阅,知道书到用时方恨少,此刻多积累一分知识,日后在关键时刻便能多一分从容。

    从上午朝堂之上初见宫廷气象的小高潮,到午后沉浸书海的静谧平淡。

    苏辰安入朝为官的首日就这般波澜不惊却又充实安稳地度过了。

    这段时间悠闲的日子,让苏辰安过得格外的舒坦。

    与此同时,更是迎来了一个好消息。

    那就是他的好兄弟,终于抱得美人归,赢得了美人的芳心。

    不对,应该是说,这傻小子以他的真诚打动了对方。

    终于拥有了名分。

    不容易。

    苏辰安下值之后,看着自家师弟,那一副比他当初第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