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苏逆铁骑如汹涌潮水,已直抵洛水南岸,形势危如累卵!”
他的话音刚落,垂帘之后,珠帘便如狂风中的落叶般剧烈晃动起来,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呈上来。”高太后焦急的声音从帘后传出。
梁惟简赶紧下来接过范纯仁手中奏折,转身快速呈上。
珠帘之后,高太后身着凤纹翟衣急急起身,宽大的衣袖扫过鎏金铜钩,玉簪上的东珠相互撞击,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
“这折可寻乃是折家儿郎,世代忠良!”
王岩叟身为谏官,性子本就刚直,此时再也按捺不住,猛地甩动袍袖,那绣着獬豸补子的衣袖如同一把利刃,竟将案头的印泥扫落在地,殷红的印泥在青砖上洇开,恰似一片鲜血。
他双手高高举起笏板,直指垂帘,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太后当机立断,速调泾原军星夜驰援,再命……”
“够了!”
赵煦大步流星地跨下蟠龙阶,口中喝道。
他身着玄色龙袍,靴底重重地碾过御道金砖,每一步都踏得坚实有力。
顿时百官的震动在殿内蔓延开来,丹墀下的文武百官们袍角轻颤,前排官员腰间悬挂的鱼符相互碰撞,发出一连串的叮当作响,仿佛是命运倒计时的钟声。
赵煦这一声怒吼,仿若平地炸响的惊雷,瞬间将王岩叟的话语截断。
他手中的黄麻奏疏被重重地拍在丹墀中央,原本清晰的“请亲政”三字,因用力过猛被压出了褶皱,字迹都显得有些模糊。
少年帝王的龙纹袍角随风飘动,扫过汉白玉螭首,他目光如炬,直视垂帘,高声怒斥:“西北烽火熊熊,燃遍边疆,百姓生灵涂炭,战士浴血沙场!
而后宫批阅的红笺之上,却满是裁撤边军的旨意,如此作为,置社稷安危于何地?置天下苍生又于何地?这,岂是祖宗家法所倡导?”
言罢,他怒不可遏,突然伸手抓起案上的青铜镇纸,用尽全身力气,轰然砸向御案。
只听“哐当”一声巨响,御案上的笔墨纸砚纷纷震落,青铜镇纸在青砖地面上滚动了几圈,才停了下来,余音在寂静的大殿内久久回荡。
刹那间,殿内死寂一片,仿若坟茔般安静,众人连大气都不敢出。
范纯仁只觉手中的玉带扣狠狠硌进掌心,生疼生疼,檀木笏板在手中也微微发烫,不知是被掌心的汗水浸湿,还是因这紧张到极点的气氛所致。
他咬咬牙,跨出班列,这一步迈得极重,朝靴竟将脚边的笏板架重重踢翻。
只听得一阵哗啦啦的声响,三十六个象牙笏板如天女散花般散落一地,有的断成两截,有的滚落在官员们的脚边。
范纯仁挺直腰杆,声若洪钟:“臣等恳请陛下亲政!”
这苍老却充满力量的喊声,在蟠龙藻井间不断回荡,仿若滚滚雷鸣。
他身后的二十三名御史,闻言齐刷刷地摘下头上的獬豸冠。
晨光从殿外透进来,洒在他们的素白发髻上,竟似覆盖了一层皑皑白雪。
最前排的老御史,头巾因动作过大滑落下来,露出头顶那道触目惊心的旧疤,那是他往昔为谏言而被杖责留下的印记,此刻在这紧张的氛围中,显得格外醒目。
高太后听闻此言,扶着龙纹金漆屏的手指骤然收紧,指关节都泛出了青白之色。
她手腕上的东珠手串不堪重负,“啪”的一声应声而断。
浑圆的珍珠如脱缰的野马,纷纷滚落,在丹墀上肆意滚动,有一颗正巧停在了赵煦的靴前。
高太后此时已慌了神,却仍强作镇定,扯着嗓子喊道:“岑启衡!”
她的喊声穿透三重垂帘,在殿内回响:“速带禁军清君侧,将这些乱臣贼子一网打尽!”
“太后!”伴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呼喊,殿门轰然洞开。
岑启衡身披玄甲,威风凛凛地站在门口,因用力过猛,玄甲竟将门上的铜钉撞落数枚。
他手中的陌刀在初升太阳的照耀下,寒光闪闪,仿若一道闪电。
他身后,三百禁军如汹涌的潮水般涌入,甲叶相互撞击,发出如海浪般的声响。
他们手中长枪的红缨随风舞动,如同一团团燃烧的火焰,迅速扫过廊庑。
那些试图阻拦的内臣们,被这股强大的气势吓得惊慌失措,纷纷避让,慌乱间撞翻了一旁的鎏金宫灯,宫灯倒地,灯火熄灭,一缕缕黑烟缓缓升起。
岑启衡昂首挺胸,高声说道:“殿前司已遵陛下旨意,戍卫宫禁。”
说罢,他翻转手中的鱼符,青铜质地的鱼符与赵煦袖中滑出的半块严丝合缝地嵌在一起,碰撞声清脆响亮,在这死寂的大殿中格外刺耳,仿若宣告着权力的交接。
王岩叟望着眼前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手中的谏章悄然滑落,散落在珍珠堆里。
他目光呆滞,死死盯着岑启衡腰间新换的狻猊纹佩,后颈处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