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江南四大家族”,只是武从文随口起的一个代号,这些逃过了上一次清洗的隐世世家,数量远不止四家,位置也不全在长江以南。
比如和梁知孝一起坑贾家的罗家,其老巢庐州就是后世的安徽合肥地区,属于江淮世家。
这也是武从文选择他们合作的原因之一。
靖康之变后,汴梁的主要敌人还是北边的女真人,暂时无力南下;长江以南地区也在动乱、整合,同样无力向北。
于是被夹在两者之间的江淮地区就事实上成了半割据的独立状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李纲主政的楚州。
不过除了李纲那个犟老头,其他小势力并没有太过扩军备战,或许是因为知道打不过,可武从文认为他们还是抱着之前老赵家的思维----花钱买平安、专心做买卖。
这种策略也有其实现的基础,北方需要南方的粮食、纺织品,南方则需要北方层出不穷的工业制品,作为中间商,江淮地区那几年可是赚得盆满钵满。
相比之下,每年分别向汴梁和临安上缴的那点儿赋税,根本就是九牛一毛,更像是一种变相的保护费。
至于有人掀桌子怎么办?
直接投降呗,还能咋办!
你看罗家暗中控制的庐州,刘延庆父子“北伐”时抵抗了吗?岳飞南下时有没有直接大开城门恭迎王师?
所以当周绣娘拿着锦衣卫搜集到的证据找上门的时候,罗家二话不说就反水了。
死道友不死贫道,反正这种事儿又不是头一次干了,熟得很!
说这些家伙首鼠两端、两头下注也好,趁机大发国难财也罢,终究让江淮之地的百姓免于战火,保全了无数人的性命,也算是大功一件了。
而且没有这些家伙居中串联,南北商道也不会始终保持畅通,同样算是一件功劳。
作为回报,武从文愿意给罗家一个机会。
当然了,为了让敌人从内部自行瓦解,武从文也需要罗家这么一个二五仔!
......
“啪!”
梁知孝再次一拍惊堂木,重新抖擞精神。
“刘吾醒,如今江南贡院贪腐案真相大白,你在案件尚未查清之前,便冒然弹劾朝廷重臣,致使李中郎无辜蒙冤,你可知罪?”
“呃~呃~呃~”
刘老头虽然早没了先前的嚣张,却也不愿意就这么认罪,可惜下巴还脱着臼,根本说不出话来,只能通过扭动身子来表达抗议。
其实别说是他,就连其他几位副审也都在肚子里暗中吐槽。
审的那叫什么玩意儿啊?太她娘的糙了!
唯二的两项直接证据----马彪和庐州一千亩地契,到底是罗家安排的还是贾家安排的,真当这帮老江湖看不出来啊?
梁知孝就他妈差直接指鹿为马了!
但是没人点破,因为所有人都清楚那到底是谁的意思,梁知孝就是个“嘴替”罢了......
“好!你认了就好!”
梁知孝继续硬扣屎盆,这可把一旁的秦桧听得直翻白眼。
“我靠!当初定李逵有罪的可是老子啊,别尼玛搞到最后连我也脱不了干系!关键......那都是按照陛下的吩咐干的啊!”
【以上这句仅代表秦桧的心理活动,不是原话哈!以下也有雷同,不再一一解释了。】
不管刘老头继续在那“呃呃呃”,梁知孝话锋一转,直接开始了下一桩案子。
“刘吾醒,本官问你,一个月前的本朝初次科考殿试,你身为第二副考官公然舞弊,事后居然还敢带头胁迫朝廷,你可知罪?!”
此言一出,可就不光是刘吾醒一人了,其他七个副考官也开始了挣扎,一时间大堂之中“呜呜呜”的猪叫声响成一片。
他们七个只是被破布堵住了嘴,发出的声音和刘吾醒不太一样。
这明显是抗议的举动,到了梁知孝嘴里却成了认罪,“认罪就好,那谁来说说其中具体细节?”
猪叫声更大了,“我认你妹啊!这尼玛能认吗?那他妈可是抄家灭祖的重罪啊!”
梁知孝不管,继续他的表演,突然眼睛一亮,抬手指向其中一人,“罗汝楫,你是有话要说吗?来人啊!快将罗大人口中布条取下。”
二楼的武从文听到这个名字又愣了一下,他之前就觉得这名字好生耳熟,却怎么也回忆不起在哪听过,此时突然福至心灵,终于想起来了。
在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罗汝楫和另一个叫万俟卨的,都是秦桧手下的狗腿子,负责严刑拷打岳飞不成,最后竟然伪造口供、强行画押。
自己穿越前去杭州旅游时,还在岳王庙前见过这厮的跪像呢!
“我操!这货怎么混进考官队伍里了?还他娘的被梁知孝选中做了‘污点证人’?不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