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 第1140章 文武分制

第1140章 文武分制(1/2)

    五华山,皇宫大内,养心殿。

    大殿下面,威武雄壮的皇叔朱禋正,白发苍苍的秦翼明,步伐沉稳有力的走出来。

    单膝跪地,双目炯炯有神,昂首挺胸,吼声如雷,大声回道:

    “末将领命”

    “末将谨遵旨意”

    、、、

    吼完以后,再匍匐在地,规规矩矩的,磕完三个响头,最后回到自己的队列里面,目不斜视。

    朱禋正是没话说的,今天晚上的廷议,就没有单独奏对过一次。

    反正,朱皇帝御驾亲征的时候,都是他父子留守,一文一武,双剑合璧。

    当然,其实呢,大部分都是象征意义的权势,真正的兵权,还在朱皇帝的手里。

    白头翁秦翼明,60岁的老头子,来自川东忠州秦氏,同样是无话可说,跟着磕头就对了。

    忠贞侯秦良玉,嫁给了石柱万氏,她的爵位,也就传给了万氏子孙,即便是改了侯爵名号。

    朱皇帝已经很大方了,又赏赐了一个洞鸽侯,给忠州的秦氏,恩赏秦氏的一门三忠烈。

    如今,他弟弟秦佐明,进入了新兵营,也算是练兵大将。

    他的嫡长子秦尚武,更是领兵3千的大将,备受朱皇帝信重,经常带在身边培养。

    如此多的恩宠,秦翼明当然知道怎么做了,留守五军都督府,稳住朱皇帝的后路。

    谁不听话,谁要是敢搞事,那就不用说了,大砍刀伺候,全部砍头剁首。

    至于领兵打仗,冲锋陷阵,像许名臣一样,那就多想了,年纪上也不允许了。

    “嗯”

    龙座上的朱皇帝,看着两个心腹大将,表情脸色,满意至极。

    说实在的,他这个皇叔朱禋正,本来是可以重用的,至少能成为一路主帅吧。

    但是,朱皇帝确实是找不到人,只能再次委屈自己的皇叔了,继续蹲守后路,看守老家。

    秦翼明,来自忠州秦氏,对大明王朝的忠诚度,是无需质疑的,一门几忠烈啊,男丁都要死绝了。

    当然了,朱皇帝还是要防着一手的,本能反应。

    大将欧阳卫,是朱皇帝亲自提拔上来的心腹悍将,不偏不倚,以前一直跟着御驾亲征。

    这一次,亲卫营扩兵了,朱皇帝就把他留下来,看守自己的老家。

    卢焕将军,出身蜀王府,其政治倾向,就不言而喻了,肯定是支持皇后刘盈。

    大将王有功,是咸宁侯祁三升的旧部,一直镇守云南,昆明附近。

    其实,这个家伙,也是蜀王刘文秀的旧部,在立场上,应该也是支持刘皇后。

    老辣的朱皇帝,再把两个土司新将领,董堂荫和罕国荣,从滇西北,滇南调回来。

    这就形成了新的制衡,谁都别想一支独大。

    更何况,还有新兵营呢,剩下2万人,继续扩招3万,以备不时之需。

    至于,其他的五军都督府大将,朱皇帝也想好了。

    吴三风,已经在大江南了,蹲在祖永烈身边,充作监视作用。

    尚可喜,袁宗第,王光兴,肯定要带走的,这帮老杀胚,朱皇帝是不放心。

    前线大战,万一需要的时候,他们也可以领兵作战,经验丰富,又能在眼皮子底下。

    陈建,马雄飞,王维让,威信一般般,那就留守吧。

    米丁侯皮熊,据说是病了,卧床不起,也许是心病心魔,被废黜了黔阳王爵位。

    霸道的朱皇帝,那就不管了,毕竟七老八十了,多躺一躺,那也是正常的。

    这是没办法的,这个老家伙,本就没什么过硬的战功,是永历朝廷,用于制衡大西军的棋子。

    永历朝廷流亡后,他就躲进了贵州土司,不闻不问,装死装怂,隐身不露面。

    朱雍槺荣登监国了,甚至是登基为帝了,杀到贵阳府,这个老不死才现身,留着干啥啊。

    更何况,皮熊的后代,也不中用啊,二代三代,一个出色的年轻人都没呀,侍从室都进不去。

    说实在的,能留下一个侯爵,朱皇帝已经是法外开恩了。

    “皇叔”

    “秦将军”

    “有你们留在昆明,朕就放心了”

    “你们留在这里,其他都不用管,管好五军都督府就够了”

    “西南六省,缅甸,阿拉干,旧港府,一旦出现了战事预警,外敌入侵”

    “你们也不用担心,听从留守朝廷的诏令即可,该增援就调兵”

    “昆明城的守卫,交由五城兵马司和新兵营,轮流值守”

    “诸位将军的兵马,抽签轮流入城,入驻城内的几个兵营,谨防宵小犯事”

    “其余时间,全部留在城外的军营,操练兵马,时刻准备增援各地,不得懈怠”

    “皇宫大内,就交给羽林卫的欧阳卫,李嗣兴,高允发,听候皇后的谕旨即可”

    “记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