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过去也被称为颍昌府,位于开封西南约 150里,处颍河上游,是开封通往南阳、襄阳的要道,也是金军防御宋军西路(岳家军主力)的核心据点。其地丘陵与平原交错,既适合骑兵机动,也可依托城池布防。
而且作为开封西南屏障,颍昌失守则金军侧后暴露,宋军可由此直插开封;何况周边的郾城(漯河)、临颍等地与颍昌构成联动防线,适合步骑协同作战,也是岳飞北伐的必经之路。
几年前,岳飞就是在这里大败金军,歼敌五千余,俘获二千余人及马匹三千,并乘胜追击至朱仙镇的,算得上是金兀术的伤心地,但是金兀术不得不再带着大军来到这里,试图阻挡岳飞。
毕竟金军最大的优势是骑兵,在守城的时候,骑兵的作用会大大降低,只能作为出城的突击队使用——前提还得是攻城的一方犯傻。
他希望用一场酣畅的胜利来重新巩固金军对宋军的优势,所以这一次他不但抽调了开封周围的部队,还写信给刚刚调任至济宁府的完颜谋衍,请对方派来援军。
(当时很多地区驻防的将领和行政长官都是没有记载的,所以只能艺术加工,如与历史记载不同,敬请谅解)
他也给上京的金熙宗去了信,表示南人的勇气一年比以前高,如果不想退回老林子里,那么金人就必须舍弃南下以后见识的繁华,重新拾起尚武的习俗,否则就如同狼变成了狗,迟早是要被杀了吃肉的。
金兀术也知道这种要求显然是非常讨人嫌的,其他女真人肯定会说,你完颜宗弼当了都元帅,让我们继续去当苦哈哈,哪里有这种道理呢?
所以金兀术还在信里提了第二件事儿,如今只靠军事力量,金军很可能已经不是宋军的对手了,所以要使用一些盘外招——昔日金国皇叔、都元帅、辽国王完颜杲死前曾经说过,若是不能抵挡宋军,就把宋钦宗拉出来另立一个朝廷,让汉人自己内部斗起来,岳飞不是忠义为主么,到时候看他怎么收场。
不过这件事儿肯定没那么快搞定,所以金兀术的当务之急还是抵御即将到来的北伐军。
因此他又写信给西京的完颜吾都补,希望对方能来支援自己。
不过其实完颜吾都补已经在开春时候病故,只是消息先送往上京而非开封,所以金兀术这封信最后落在了他的儿子完颜郑家手里,后者刚被授定远大将军、磁州刺史,临时负责镇守西京,以等待朝廷派来接手的人员,正是青春年少,资历尚浅的时候,接到信后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就问自己老爹的旧部该怎么办。
完颜吾都补留下的老将们纷纷表示您现在奉命镇守西京,不出事就是最大的功劳,若是调走军队去支援都元帅,胜了还好,若是败了,又或者虽然胜了但是四川的吴家军趁机来犯,京兆府(现西安)有个什么闪失,那也是得不偿失的,最好婉言回绝。
完颜郑家点头称是,随即表示都元帅既然写信来求援,便不可置之不理,西京乃北军事重镇,亦不可轻弃,好在此地有猛安谋克户共3000户,至少可动员3000人,再汇同部分汉人辅助兵,凑齐五千人不成问题,而西京本身有驻军三万,足可以保证其不受侵扰。
自己带上五千人马去增援都元帅,也足以交代。
虽然老将们都觉得这样不妥,不过完颜郑家最后还是把金兀术的来信搬了出来,表示这是都元帅的要求,不可置之不理。
他的想法其实也很简单——父亲死前其实没有给自己留下什么政治遗产,自己虽然是太祖的侄子,但是当年父亲闯祸导致降者复叛,还受过处罚,自己要是不做点功绩出来,怕是要挂着“定远大将军”的名头当上不知道多少年的吉祥物,然后堪堪在朝廷上靠边站了。
而现在有了完颜宗弼这封信,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去前线挣下功绩,那些宋人的军队有什么可怕的呢?昔日吴玠想要攻打京兆府,被杀的僵尸枕藉,大涧皆满,他无数次听人讲过这个故事,只恨自己当时还年幼,没法参与其间,如今都元帅写信求援,他一定要把握住这次机会。
......
完颜郑家最后没能调走3000女真兵——女真兵不是地里的大白菜,这些年的战争其实已经大大伤害了女真的人员组成,最后西京留守张中孚这边给他凑出了三百女真谋克兵,然后又加上两千渤海族步卒,和三千汉人签军——后者个个面黄肌瘦,打起仗来最多只能当民夫。
完颜郑家当然非常不满,不过张中孚也振振有词——朝廷已经收到完颜吾都补的死讯,并派遣完颜彀英来接手西京相关事宜,原则上这个时候原本的西京驻军都应该留在原地等候完颜彀英来调配而不是擅自趁着权力空档自行调配,他肯调配五千人以及粮草跟着完颜郑家出发已经是看在都元帅来信的份上了,若是将来有什么问题,他自与完颜宗弼去陛下面前分辨。
(京兆府当时的驻军应该是3万人左右,属于进攻不足防守有余的状态,而且主要是因为吴玠兄弟实力受限难以出川,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