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此前在成都的凯旋,此次在长安的仪式更加盛大——不但有百官肃立和礼乐齐鸣,还专门安排了刘禅和诸葛亮共乘车驾绕行长安主要街道的流程,谯周借机宣讲“代汉者当涂高”新解——所谓“涂高”实为“汉德高隆”,大汉将在品德高尚之人的辅佐下重新兴盛。
等完成了巡城仪式后,刘禅就带着诸葛亮和百官抵达未央宫,并把此前跟诸葛亮说好的封赏当众宣读。
等做完这一切并散朝后,刘禅就迫不及待地在偏殿召见诸葛亮,说有要事相商。
即使是诸葛亮,在这种时候一时间也有些恍惚,眼前的陛下似乎瘦了一点,不知道是不是董侍中之前的苦口婆心终于奏效,又或者是前不久迁徙过程中吃的不好。
不知道陛下找自己想要商量什么事呢?总不能是天下太平他想每天多玩两个小时电脑吧?
也许陛下想要亲政?如今陛下已经快要而立之年了,虽然陛下以前也是亲政,但许多事情其实都是问过自己或者蒋琬费祎之后才做决定的,或许陛下终于决定要真正亲政了?
还是说陛下前些日子电台里说的新诞下一女想给瞻儿定个娃娃亲的事情是认真的?
总不能是陛下知晓魏吴各自被我引导外出开疆扩土后心血来潮也想着御驾亲征吧?
眼见着刘禅挥退左右,千百个念头在诸葛亮心间转动,不过他什么也没有说。
然后他看到刘禅凑过来,一脸郑重地问自己:
“相父安定天下,居功至伟,只是朕心中有一个念头不吐不快,还请相父为朕参谋一下。”
“陛下请讲。”
相比以往,刘禅甚至斟酌了一下,这才开口:
“相父与将士们夙兴夜寐、披荆斩棘北逐曹魏,南驱东吴,天下太平大汉再兴之功劳自然是大家的,不过若是朱郎君他们不曾来帮助我们,怕是我们也不会这般顺利。”
“怕不是顺利与否。”见周围没有其他人,诸葛亮也难得幽默了一下,“怕是老臣已经在五丈原身死了。”
刘禅倒是没在这件事儿上纠结,而是继续自己刚才的话题:“所以朕想,郎君们不远千年送来各种物资,前不久又帮助大汉建设工业基地,还传授各种知识,这些恩情不是区区金饼和蜀锦可以回报的,朕以前听陈郎君说过,他们那个时候传国玉玺已经遗失,深引以为憾,朕想,若是将我们这个拿去送给陈郎君、朱郎君他们,他们定然会很高兴的。”
“自无不可。”诸葛亮也没有强调这玉玺是多么宝贵,“陈郎君他们那里技艺高超,还可以找人做个一模一样的,然后我们把新的拿回来,怕不是比真品还要精致些。”
......
——现代时间线——
朱小靓做梦也没想到丞相他们把自己叫过去是为了把传国玉玺给自己一行人。
准确的说,是给自己身后的国家——丞相在现代住院的那几天已经意识到这个国家是多么强盛了,也知道这个国家以往的强盛——衰落——强盛过程中发生了什么。
可以说遗失的传国玉玺对这个国家没有太大作用,当然历史价值就是另一回事儿了,所以完全不敢擅自做决定的朱小靓只好回来召开诸葛亮会。
对于刘禅的决定,大部分人都吃了一惊,不过很快话题就转向“如何找人做一个一模一样的玉玺”和“如何把这个玉玺上交给国家”了。
毕竟根据史料记载,后唐清泰四三年闰月辛巳辰时,后唐末帝李从珂举族与皇太后曹氏自焚于玄武楼,传国玉玺就此失踪,虽然后世又多次有传国玉玺现世,不过基本都是投机者弄出来的冒牌货,或者当朝天子为了给自己加戏做的赝品。
相比之下,刘禅拿出来的这方玉玺虽然“年轻”一些,不过确实是最正宗的,唯一的小问题就是石勒还没来得及让人在其右侧加刻“天命石氏”。
(这一版传国玉玺已经被曹丕使人于传国玺肩部刻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
当然陈轩觉得这也不是大事儿:
“就说石勒那款是假的呗!”
不过如何把这块传国玉玺合理地交到国家手上同样是个问题,陈轩最初的计划是找金陵云锦研究所的孙卫东孙馆长,可惜立刻被大家否认了。
主要是这事儿你找故宫馆长都不可靠,就算孙馆长靠得住,没准也会在哪个环节出问题。
于是朱小靓又屁颠屁颠去找外星人帮忙,后者非常嫌弃,不过还是帮他们想了个办法:
“你们西安那边不是古墓多么,我这边悄悄放进去,然后再来个雷击什么的把附近没人的地方打一下,等相关部门过去的时候就让那墓门塌陷,再在旁边安排点摄像机,等专家们进去后发现传国玉玺后就立刻现场直播通告你们全国,保证谁都隐瞒不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