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特么找谁说理去?
朱元璋的火气自然压不了一点。
这阵仗,看的一旁的陆威都不由心里打鼓——自他跟着朱元璋以来,这情形都还是头一次见。
此刻站在旁边恨不得找个地缝儿先钻进去躲躲。
等朱元璋骂得差不多了,兀自一人站在那儿叉着腰气呼呼生闷气的时候,陆威这才敢小心翼翼地安抚了一句:“陛下,您当心着,可别气坏了身子……”
“滚!”朱元璋没好气地道。
“微臣……领命。”被劈头盖脸骂了一句,陆威心里竟是没有丝毫不快,反而有种庆幸和解脱——这暴风骤雨,赶紧找地方躲一躲为妙。
只是他微微猫着身子,刚走出去几步。
便又被那个依旧带着怒意的声音给喊住了:“回来。”
陆威心里暗暗叫苦。
却也只能转身往回走。
“立刻给蒋瓛那边送信,把咱的意思告诉他,让他留心着看能不能尽快找机会,往后其他的都先往后捎,把重点落在这件事情上。”朱元璋沉着脸,压下火气道。
即便这时候还是火冒三丈。
可如果朱元璋只是一个由着自己的性子乱来的人,他也创不下这么大的事业,更成不了洪武大帝。
这时候,他心里还是拎得很清的,知道自己现在该做什么——不是底牌的底牌,看蒋瓛那边能不能抓到什么机会。
陆威咽了口唾沫,顿时暗暗长舒了一口气。
抱拳躬身道:“是,陛下,微臣这就去给蒋指挥使回消息去。”说完,赶紧趁机溜了。
……
此时再说应天府这边。
开年之后,正月里是最忙碌的时候,好在,堆积的事情再多、再忙,一件一件办下去,总算也有条不紊。
一直到了二月。
才稍稍悠闲下来许多。
随着正月的过去,应天府的空气里虽依旧带着些冷厉,可终归在不知不觉间,渐渐多了些暖意。
紫禁城校场。
身形高挑修长却又不失力量感的少年一身利落的劲装,手中拿着一柄重弓,坐在毛发柔顺光滑的黑色骏马之上,手握缰绳,策马疾驰。
马蹄疾驰在空气里留下“哒哒哒”的清脆脚步声。
当找准时机的时候,少年立刻举起手中的重弓,右手则松开缰绳,从背后取出一柄箭矢,在马背上疾驰而动的同时,对着远处的标靶瞄准。
他的发尾在风中肆意张扬,目光坚定而锐利。
少年看准时机,双眼微微一眯,不带一丝一毫的犹豫便松开了右手,重弓弓弦发出声响,而利箭则随着破空之声,按照一个早被预算好的轨迹,稳稳落在远处标靶的中心,并从中直接穿行穿过,留下一个空洞……
“好!陛下当真是好箭法!”
“如今骑术也比之前大有精进!果然只要是陛下,什么事儿都能做到最好!”
随着利箭中靶,候在一旁的马三宝眼里露出发自内心的崇敬和欣赏,还有由衷的高兴,朗声喝彩。
他的眼中,甚至还噙着些感慨的泪花。
曾几何时,他连想都不敢想,自家主子还能有这肆意张扬的时候。
马背上的少年。
自然便是如今的大明新君,开乾皇帝朱允熥。
从前虽然都苟在东宫自己的院子里,可是朱允熥也从来没有认命的意思,本就格外注重锻炼自己的体魄,以备日后有什么突发状况,自己可以在这个冷兵器为主的时代里,搏得一线生机。
十年以来,这几乎已经成了朱允熥的习惯。
所以登基之后,即便朱允熥面临的环境复杂,日常的朝务、国事也常常繁忙,也从来没有懈怠过。
这不仅是朱允熥的习惯,从另一方面来说——手中掌控着偌大一个大明皇朝,是集天下之权,也是担天下之责,没有一个好的体魄,干不了多久就能被累死。
老朱这种活了快七十年的,都属于天赋异禀了。
之前苟在东宫,朱允熥也不敢张扬,马术方面却是从来都没有好好练过,之前去打个猎,都一点不趁手、不习惯。
登基之后自然不必再遮遮掩掩,如今也算补全了。
听到马三宝的喝彩。
朱允熥低头看了一眼自己胯下的黑马,嘴角噙起一抹淡笑,心情显然不错。
不过此刻却又觉得有些感慨。
「果然身体强度这玩意儿,终究还是得靠天赋的,这要是换了前世那副身体,必定是怎么练都没这效果的。」
「不愧是混合了老朱、常遇春这明初两大狠人的基因,特么的就是好使啊。」
想到自己这一世,无论是提刀、拿剑、拿枪……还是骑马射箭,无论做什么都格外得心应手。
朱允熥不免想起自己从前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