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为陛下、为大明……”
“也是为大明皇朝的所有黎民百姓!”
“嘿嘿,咱也就是把陛下说的做出来,若非陛下奇妙巧思,又想出来用那个什么水把绳子泡一泡让绳子可以长久保持燃烧……咱就是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来,只火铳还能这样儿改、这样儿用呐!”
“就是!咱也只是出些苦力活儿罢了!要想到这么多,陛下可比咱要费神多了!”
“陛下把最难的事儿想好了,咱只做些体力活儿都做不好的话,也太辜负陛下您了!”
“咱现在是信了韩道长那话了,陛下是真神仙!”
“你说正常人谁能想的了这么周全的!?”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
一个个脸上的神情都格外诚恳,其中还有满足、有喜悦、更有发自真心的敬意。
同时还带着好奇——又是全新的火药配方,又是弄出来这轻易不会烧掉的火绳,改进点火方式的……到底得长了个什么样的脑袋,才能想到这些?
他们只知道。
自己稀里糊涂地被调到这个地方,然后就好像有一扇无形的大门朝他们打了开来,门里面是一个少年,他好像什么都知道、什么都了解……
然后带着他们这群人,把如今这火铳给捣鼓了出来。
面对众人铺天盖地的赞叹,心里倒是暗暗有些别扭了,毕竟这些东西,还真不是他想出来的,纯粹是借用了历史上无数人一代代的经验。
当然,别扭归别扭。
这个所谓的「神仙」人设足以让人几乎盲目地信奉他、尊崇他,对他以后要做的事情只有好没有坏,他自然乐得全盘接受,反正又没人能揭穿他,四舍五入这就是他想的。
朱允熥收起手里的火绳枪。
看向汪锦年,有些好奇地道“现在的射速、射程、以及射击精度……大概能达到多少了?”
虽然方才他也看了个大概。
但一般来说,火器的诸多改进,无非就是围绕着这三点为终极目标——准确掌握自己手里火器的情况、射速、射程……才好衡量敌我双方的实力情况。
在需要的时候,做出最合适的安排。
不过当朱允熥话音落下后,汪锦年面上却有迷茫之色。
顿了顿,有些面露难色,尴尬地道“微臣愚钝,不知……陛下所问的射速……是何意?”
朱允熥这才反应过来。
这个时代完全就没有「速度」这个精准的概念。
形容速度最多也就是什么「日行千里」一类通俗说法。
他想了想,解释道“射速……就是一定时间之内你这铳能放多少发,譬如……”
想到现在可没什么一分钟两分钟的概念,朱允熥顿了顿,才道“半刻钟之内,可以放多少次?”
而当他说完,众人和汪锦年都不由微微一愣,朱允熥这么说,概念他们是理解了,但是这种事情他们之前也没想过,一时纷纷挠头“陛下说的这事儿……咱还真没留心算计过……咱用这火铳……一直都是只管招呼敌人去的。”
朱允熥一时无奈,原本一个最简单、也最便利的概念,一下子竟然都搞得有些麻烦了。
忍不住在心中暗暗吐槽道「科技树果然不是那么好攀的,仅仅是一些不起眼的小概念、计量单位之类的……就足以造成许多不必要的繁琐……基础性知识的普及,还需要花费大功夫啊……」
朱允熥先在心里暗暗记下此事,想着回头闲下来,这些细碎的事情也要慢慢安排起来。
他沉默了片刻,才对汪锦年道“这样,你继续放铳,朕看看,心里便有数了。”
没办法,只能他自己来,默默数个秒估算估算。
说到让他展示放铳,汪锦年当即来了精神,目光一亮道“微臣遵命!陛下您且瞧好!”
顿了顿,他似是又想到了什么,后退一步朝朱允熥抱拳道“为陛下安危计,还请陛下离得稍远些才好。”
“虽说如今的火铳已经用上了最好的钢铁,又有陛下研究出来的无烟火药,轻易不会炸膛,可陛下乃万金之躯,干系大明江山社稷,却是一点风险冒不得的。”
众人也纷纷抱拳劝谏“陛下万金之躯!”
朱允熥明白其中原理,自然知道是出不了什么事的。
不过他想着这也无关紧要,便也没多说什么,缓缓往后退了几步站定下来,双手负后静静看着汪锦年。
汪锦年这才放下心来。
重新抬起火铳,对旁边一名中年男子道“陆大哥,你还帮咱去把石头摆上。”
“好嘞!”
中年男子脸上带着笑容,也是一副十分乐意的样子——正是向陛下展示多日来反复调试的成果的时候,众人当然都是带着献宝的心态,一个脸上都带着激动。
不多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