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等着,给他致命一击。”
王学洲折腾出来的动静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整个府衙上下都知道了。
有人质疑:“王大人一个文官,脚不沾地,他懂种地?”
“这···一片好心嘛反正,试试也没事。”
“唉,正事不做玩上了····”
王学洲在工房泡了三天,就连户部的人离开都没时间去送,让石明打发了。
几个匠人都是经验丰富的人,那日初听王学洲的话感觉有些惊奇,回去之后细细琢磨了一下,按照图纸上的真做了起来。
王学洲时不时的凑过去按照自己记忆中的理解给他们解释着,至于东西怎么做他却并不插手。
好在那些匠人也不笨,之前只是受见识所限,有了王学洲的提点,他们立刻明白了工作原理,几次尝试,三天的时间就赶出了一架短曲辕犁出来。
这个样子小巧(比起之前)的东西一出来,工房里面的其他人也都围了过来。
“这几天就忙着做这个?看上去确实灵巧多了,试试犁地怎么样!”
“快试试,看看怎么样!”
王学洲二话不说,让人带上东西,牵了一头牛直奔官田。
府衙一众官员全都被惊动,知道这几天做的东西出来了,连忙跟上去看。
奉元城门外的那些灾民消失不见,全都被五皇子给送入了兵营操练,而真正的灾民已经被各县、乡给拨去的粮食安抚了下来。
纵使真有灾民来奉元,也干脆直接抓去以工代赈,修城墙、民房去了。
官田就在城外不远处,一群人浩浩荡荡的过去路上也吸引了一些百姓。
王学洲没让人驱赶,因此走到官田的时候,队伍又壮大了不少。
“将犁套上去,本官亲自试一试!”
王学洲话音落下,同知大惊:“大人,让下官来吧!岂能让您亲自动手?”
王学洲神采飞扬,大手一挥:“一边去。”
通判开口也想劝劝,石明往前一站,盯着他。
同知和通判顿时噤声了。
唯有六皇子站在地边儿兴奋道:“先生快试,试完给我也玩儿玩儿!”
王学洲没搭理他,看着牛套好了之后,轻轻的甩了下鞭子,牛开始动了起来,他双手抓着犁梢,稳稳的在地里耕了起来。
“嗳?动了!看看那地!真的犁起来了!”
“有铁头在,犁起来很正常吧?走,过去看看耕的如何,如果太浅的话也不行。”
那些百姓一开始是凑合热闹,现在看到王学洲竟然下地有模有样的耕起了地,顿时感觉到不一样了。
不等人吩咐已经趴到了地边儿看起了土壤。
“嘶,那个小东西,竟然耕地有七寸!”
“什么?七寸?!那和咱们平时用的大家伙也差不多了!”
“真有七寸?”
有不少人不敢相信的跑过去,弯腰翻看了起来。
王学洲双手抓着曲辕犁,让它稳稳的扎进地里,所过之处翻起一层深色的土壤。
六皇子拉着杨禾跟在后面,眼馋的看着,蠢蠢欲动。
到了拐角处,王学洲对着牛屁股抽了一鞭子,牛拐个弯又走回原来的方向,王学洲跟着转身,动作丝滑流畅,没有一丝吃力的样子。
“你们快看!大人转弯了!他直接就转弯了!没有一点吃力,也没停顿!”
“什么?”
一群百姓看的比那些官员更明白一些,他们日常用的木犁,转弯的时候稍显吃力,有时候到头了还要将木犁抬起转换一下位置,方可继续耕地,或者要不让牛拐的弯大一些,这样他们才能跟上。
可现在他们看到了啥?
王大人一个人就抓着犁调头了,一点都不吃力!
牛甚至都没停顿一下脚步。
百姓兴奋了,激动了,浑身颤抖,飞一般的跑过去,双眼发亮的跟在王学洲左右看着他犁地。
“速度!速度也快!你们看,牛也不吃力!”
“好东西!真是好东西!大人,这个叫啥,哪来的?”
王学洲看上去年岁不大,尽管晒黑了一些但还是能看出五官端正,长相清隽,浑身又没有架子,看上去很温和,所以百姓也没有惧怕,反而激动地围着他询问。
王学洲看着人群中一位老翁激动地样子,将手中的犁让给他:“老人家,您试试。”
老翁激动地浑身颤抖,毫不客气的抓上了犁梢,在牛身上抽了下:“嘚~驾!”
牛一启动,老翁立马抓紧了犁梢,感觉到手下的东西带着他往前走,他忍不住往前走了几步,地下的土地仿佛没有任何阻碍,均速往前。
“好东西!真是好东西!它犁起来不打咯!顺畅哩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