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他向领导表示:“……一会儿去组织部谈一下工作问题后,明后天就回去,立即马上召开省委常委扩大会议,落实领导的指示精神,结合苏东的情况,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
说到这儿,孙国华又补充道:“我们计划对房地产行业提前进行必要的限制,同时减少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比例,认真贯彻领导提出的房价指示,控制炒房势头,确保经济和金融的稳定性……”
虽然领导没有再说什么,但是孙国华能够看得出来,领导是很满意的。机构改革、房价问题、地方债问题,这些都是老大难。如今,自己率先杀进去,给领导带路,自然会获得领导的重视。剩下的,就看自己能不能杀出一条血路了,成功了,自然你好我好大家好。如若失败了,那将是一万只脚将他孙国华踩下深渊永世不得翻身。
有人说了,这个作者又开始胡编乱造了,既然,你执行的是老大的政策,就是不成功,怎么可能会被打入万劫不复的地狱呢?夸大其词!
唉,还是不了解我们的国情啊!
说个简单的,“调控房价,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的依赖。”这几个字,看着没什么,实则关乎到百分之百县市区的财政收入啊!你看着各地市,各区县的政府办公大楼宏伟高大,办公条件确实好了,收入也增加了,老百姓福利也多了,政府做事情也有钱了,其实,这一切的背后都是房地产的功劳。而在这其中,不单单是税收,还有最大的一笔账就是政府出售土地所得,这让地方日子确实好过了。如今,大家吃的饱饱的,富得流油,你孙国华一上来,就要断人家财路,你说说,谁能干?
任何一个市长、县长、区长都会反对你,你要断人家最大的蛋糕,那么以后怎么办?谁不反对你孙国华啊!
他们就会无形当中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倒你”!
所以,孙国华要提前对省委班子进行必要的调整,以免以后被动挨打,整不好再灰溜溜被挤出苏东,那可就成了笑话了,他是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一点儿苗头也不能有。以前自己一直是实际的二把手,没有人事权,没有最终决策权。如今,什么都有了,再出现风险,那就太不应该了。
另外,就是机构改革,机构改革虽然影响程度没有人事改革影响面那么大,但是,会涉及的高级领导的利益,所以,其难度一点儿也不小。
他这次见领导,就是要提前征得领导的支持,而后才能全身心投入下一步计划。
在组织部,孙国华也取得了不错的收获,组织部同意张文辉调任苏东省工作,并且原则上同意对苏东省委班子成员的分工进行调整。
搞定!
孙国华心情特别好,不过,他也多了一个心眼,并没有马上回苏东,而是又挨个拜见了其他领导,向领导汇报工作,争取领导的支持,这也是他这个省委书记的重要工作。
当然,拜见其他领导时,交谈汇报的内容需要根据不同的领导进行针对性调整。例如,当面对主管纪检工作的领导时,就需要重点关注与纪检相关的事项。
首先,要详细汇报苏东在廉洁自律方面的工作情况,包括是否存在违规行为、是否采取了有效的预防措施等。同时,对于已经发生的违规事件,要如实汇报处理情况和后续改进措施。
其次,可以向领导请教一些关于纪检工作的问题和建议,以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和能力。此外,还可以分享一些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寻求领导的指导和支持。
总之,与主管纪检工作的领导交流时,要突出重点,注重细节,展现出对纪检工作的重视和专业态度。当然,还不要忘记谈一下,作为一把手,在省里做出任何重要决定时,都会征求省纪委的意见的,以示自己对纪检工作的重视程度。
最后还不忘邀请领导去苏东视察指导工作……
党务工作向来是我们的根基所在,其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对孙国华而言,身为省委一把手,把党务工作抓牢抓实不仅是职责所系,更是他始终摆在首位的中心任务。
按照约定好的时间,孙国华特意来到主管领导的办公室汇报工作。一进门,他便主动起身问好,脸上带着谦逊的笑意,全然没有省委书记的架子,反倒像个准备向老师请教的学生。汇报起工作细节时,他条理清晰,可每当涉及理论深度的探讨,便会适时停下,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一笔一划地记录着领导的点拨,偶尔抬头追问两句,眼神里满是求知的恳切。
他心里清楚,理论素养一直是自己的短板。刚走上领导岗位时,面对那些深邃的理论体系,常常觉得力不从心。但他从没想过退缩,反而把这当成了必须攻克的难关——办公桌上常年放着各类理论着作,页边写满了批注,遇到晦涩的段落,总会反复琢磨,甚至打电话向党校的教授请教。尤其是主管领导这些年出版的几本着作,更是被他翻得卷了遍,书里密密麻麻的红笔标注,记录着他每个阶段的理解与困惑。
这次来之前,他特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