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们惊讶地发现政权的更替似乎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一切仿佛并没有带来太多改变。
上层在经历地震,可对于普通人来讲该上班还是上班,该上学还是继续上学。
除了多了一些背着枪挨家挨户统计人员情况的士兵外,金陵还是那个金陵。
没有动乱没有戒严,太阳照常升起。
不过随着一条新闻广播的播出,反应比精英阶级迟钝了一些的底层民众终于感受到了兵团带来的变化。
【兵团联合执行委员会发布公告,将以街道为片区建立联防小队,预计将会招募一万八千人,薪酬待遇如下……】
听到这条新闻后,许多人都兴奋了起来,立刻有人冲出家门去外面寻找第四师在街上设置的临时驻点。
某栋老旧的居民楼里,七八个男男女女凑在一起,围着一台收音机认真听着新闻内容。
当听到兵团要在金陵招募近两万人,所有人眼睛都亮了,甚至来不及听后面的薪酬待遇就欢呼起来。
“一万多人呐!那咱们也有机会了!”
“别吵,听完先!”
一个略有些秃顶的中年男人低喝一声,表情严厉可语气却有些兴奋。
等新闻里讲完待遇,立刻有个年轻些的小伙子再也按捺不住激动:“大伯,咱们都去试试吧,只要能进去一个,家里的口粮就够吃了!”
“是啊!老公,招两万人呐,你快带小云先去,我到厂里去叫老三回来!”
中年男人思索了一会儿后说道:“别急,我得先打听打听,万一是个坑呢。”
“打听个屁,你都半个月没找到活干了,这几天口粮都是我哥接济的,但是他那边的工作也不稳定,要是他也失业了那咱们家就真的完了!”
“对啊,大伯!”年轻的男子也附和起来,“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横竖都是一刀还管他这啊那的,再说了我觉得兵团的人还不错,应该不会忽悠我们!”
看来这是一大家子人,估计是灾后社会动荡加上经济拮据,收入断了之后只能抱团取暖,过得估计也是有一天没一天的日子。
天灾摧毁了社会体系,很多行业直接停摆,这意味着大量的人失去了工作。
对于底层来说,手停就是口停,现在已经不是讨论什么房贷车贷还不上、生活质量大幅下降的问题了,这是生存问题,搞不到钱一家老小就得饿死街头。
严酷的环境下社会竞争之激烈超乎想象,想找一份能养活家小的工作难如登天,很多穷人现在对救济所的了解甚至胜过对自己家,因为这是极其重要的活路。
几乎每周都要花上几天,掐着点在城市里来回寻找在发物资的救济所。
这一家子的情况,就是大部分失去主要经济来源的城市居民的缩影,可以说已经是在死亡线上挣扎,再稍稍来一点压力就会让他们彻底破产然后流落街头。
不过倒也远远算不上最惨的,因为下一步还可以卖血卖器官,然后就是偷盗、抢劫、犯罪,或是直接报名去前线找一份能糊口但是死亡率极高的工作。
哦,对了,还可以再狠一点,学南边那位愿意分享荣光的伟大领袖,直接拉一群一样快要饿死的倒霉鬼掀桌子造反。
不过在走上这些危险道路之前,普通人总要挣扎许久,直到彻底没有活路了才会铤而走险。
这些人也是社会上最需要帮助同时又是最不稳定的因素,他们有可能会继续做一只城市的螺丝钉,也可能变成为非作歹的暴徒,是好是坏完全取决于厨房的余粮多少。
中年男人想到昨天去老婆娘家借粮时听到的抱怨,立刻抛弃了心中的犹豫,老婆哥嫂家里随时也可能被压垮,不能再麻烦他们了。
“好,咱们去问问!”
他扫了眼家里的人,都是老弱妇孺,只有侄子是个能干活的男人,但只有17岁,还瘦巴巴的。
“小云,一会儿你就说身份证丢了,讲自己18岁了,知道吗?”
侄子用力点头,立刻起身去拿出门的大衣,男人又看向自己老婆:“你也一起去,说不定会要女人。”
三人立刻动身,下楼去寻找兵团在街道上设置的临时驻点。
才上街他就看到许多行色匆匆的人,基本都是往一个方向去,再一看,某个极少出门的邻居都下楼了,他立刻暗叫一声不妙。
“快跑,这些都是去报名的。”
意识到竞争的激烈,他心里后悔起来,为什么没有在新闻播出的第一时间就带着家里人冲出来。
还听他吗什么工资待遇,都多余听,现在这时候但凡是能管口饭就先干着吧,能往家里带点钱和吃的回来那就可以一直干,总比三天两头出门找零工还找不到要强!
来到街口的治安亭,男人发现那里已经聚集了几十个人,还有更多的人在不断赶来,他赶紧带着老婆和侄子挤上去。
治安亭里原本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