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尚书拼命工作,为大唐鞠躬尽瘁,这一点我非常敬佩。
请杜尚书一定要爱惜身体~~须知身体才是一切的本钱。
如果没有一个好身体,即便有宏大的理想,也都是空中楼阁、镜花水月。”
尚青云说着,好似不经意地瞟了一下房玄龄,意味深长地说道:
“更可怕的是:若是后代胡来,一切都将化为乌有。”
不提房玄龄心中波涛汹涌,杜如晦也是大惊失色~~他知道:这是尚侯爷在提点自己,暗示着什么。
下面的话,尚青云不打算说了,可杜如晦不敢不问呐~~这毕竟关系到身家性命了。
杜如晦尽量压制着自己的情绪,用略带颤抖的声音问道:“尚侯爷可否~~给克明一个暗示?”
尚青云轻飘飘地伸出三个手指头,再也不说话。
历史上,杜如晦就在三年之后、也就是630年就去世了,这是大唐的一大损失。
如果有可能,尚青云还是想给他治疗一下,毕竟杜如晦死的时候太年轻了,才46岁。
让杜如晦多活几年,大唐前进的脚步,就可以更坚实一点。
话说到这里,房玄龄、杜如晦早已无心喝酒。
他们心里也明白了,为何尚侯爷不喜欢与他俩打交道~~
他们俩喜欢占小便宜是一个方面,尽管因为那是公事。
关键的一点就是:
他俩的后代不争气,会出大乱子的,人家不愿意和他俩深交,免得到时候蹚浑水~~
严格起来说,他俩今天算是受了尚青云的指点,这个恩情还是要记住的。
特别是杜如晦,人家指点的已经很明确了,再不知恩,那就不要说了。
于是房玄龄和杜如晦齐齐向尚青云一拱手:
“多谢尚侯爷提点,玄龄(克明)受教了。
日后若有用得着玄龄(克明)的时候,请尚侯爷一定开口,玄龄(克明)一定会尽全力。”
尚青云目的达成,心里乐开花,脸上依旧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客气地说道:
“两位言重了,我就是随便一说,两位不必往心里去。”
靠~~如此大事,能不往心里去吗?
房玄龄、杜如晦谢完尚侯爷,搬着案几回到了原来的地方。
或许有人问,今天都是些军中将领在这里聚会,房玄龄和杜如晦怎么来了呢?
嗨,你可别忘了,房玄龄可是右仆射呢~~
杜如晦更是兵部尚书,你说他们俩能不来吗?
老李在众多将领的恭维声中,已经喝的有点大了,整个酒场的局面逐渐向失控发展。
唐朝初期的时候,皇宫宴会就是这样,一帮文臣武将喝多了,发酒疯的有、哭闹的也有,简直是群魔乱舞。
尚青云可不想在这里陪着他们疯,抽个时机撒腿就走。
哎,那谁~~皇帝陛下还没退场,你这样走了,是不是有些失礼呀?
管他失礼还是不失礼,本侯爷要回家睡觉了。
不远处坐着的侯君集,焦急的等着房玄龄和杜如晦撤退,他好过来跟尚侯爷加深一下。
没想到一转头的时间,再看过去,尚青云的案几上已经没人了。
侯君集大为懊恼:好好的一次机会,就这样跑掉了~~
长孙无忌倒是想过来,跟这位拐弯亲戚喝一杯,但他却不敢。
他的身份比较敏感,很多事放不开手脚,所以他只能老老实实在那里坐着。
尚青云回到家的时候,负责打面糊的工匠还没走,还在那里等着他。
因为没有人会停发电机呀~~
尚青云三下五除二关掉发电机,就在迎春、雨荷的服侍下睡觉了~~这两天突击安装天线,可把他累坏了。
尚青云不知道的是,他在东宫喝酒的时候,有人正在画着小圈圈诅咒他。
谁这么大胆,敢诅咒天人侯爷?
嘿嘿,猜不到吧?是高阳公主。
原来,高阳公主昨天去找李世民,撒娇的时候,高阳向李世民抱怨,为什么不把自己许配给尚侯爷,而把襄城许配给他呢?
虽说襄城公主许配给尚青云,要等北方战事结束以后,再公开宣布~~但那只是对外。
对东宫老李这些孩子来讲,他们早就知道了这个消息,这不是什么秘密。
把两个公主都许配给同一个人,这事几乎不可能发生,可偏偏就发生了。
可即便发生了,高阳公主也认为:这等好事应该落到自己头上。
高阳认为:自己虽然比不上李丽质,那是嫡长公主身份尊贵,但起码在老李那里,她还是比较讨欢心的,比襄城可强多了。
结果却是老李把襄城许配了出去,没高阳的事,这就让她气不打一处来。
高阳来找老李,撒娇是假,探探口风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