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云绫传 > 第41章 变故与应对

第41章 变故与应对(1/2)

    第41章 变故与应对

    时值深夜,云绫在房中见到了匆匆而来的黑袍女子,不是别人,正是该在汉中养伤的桃夭。

    桃夭与解无忧一场激斗,接连动用秘法,一身修为着实倒退不少。

    云绫很是关心,桃夭却不甚在意,笑道:“不妨事,有了经验再想修回来也算容易。”

    随后,桃夭道出了她匆匆来到太原的缘由,却是朝堂生了变故。

    自云绫出兵以来,因着皇帝不在朝中,无人主事,群臣便请奏以公孙安世、杜进用、韦嗣忠及徐有年四人共同秉政。

    奏章送入成都,天佑帝不但准了,还遣使表示平叛事急,群臣不必再将奏章送到成都,以免耽误前线战事。

    其实前线分明是云绫和傅明洮各打各的,除了催粮外,两人谁都没有请示朝廷的意思,哪里能耽误什么战事。

    不过皇帝既然这么说了,群臣也乐得头上少个管束,反正天塌了还有高个顶着。

    于是,四人秉政的局面便形成了。

    初时还好,四人本就是旧识,一心为公,倒也能对内安定朝局、对外供给前线,一时群臣称颂。

    然而,随着云绫光复并州,长安城内的气氛忽而微妙起来。

    先是徐有年在朝会上公开表示国不可一日无主,大臣秉政终归不是长久之计。

    待人问他有何建议时,他却表示韩王傅明徽曾监国理政,公允持重,可堪大任,不若请其继续监国。

    此言一出,韦嗣忠当即带着众多关中世家大臣出声附和,一时间支持傅明徽监国的声势一浪高过一浪。

    公孙安世和杜进用显然事先并不知情,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只得以兹事体大,需禀报皇帝为由搪塞过去。

    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徐有年和韦嗣忠都已押宝傅明徽,加之徐有年有意透露了傅明徽与韩元让的师徒关系,使得不少朝臣有了倾向。

    此事被以八百里加急送往成都请天佑帝圣裁,然而直到桃夭出发前来太原,天佑帝也未给出回复。

    按说皇帝没有回复,基本等同于不认可,群臣也该消停一些。

    岂料,徐有年和韦嗣忠不知怎么说动了杜进用,后者也开始公开支持傅明徽监国。

    如此一来,四个秉政大臣唯独公孙安世态度不明,偏偏朝中权势最重的便是公孙家,使得长安的局势愈发波诡云谲。

    听到此处,云绫早已眉头紧蹙。

    这件事来得很突然,却也不算意料之外。

    当初傅明徽就曾找上云绫寻求支持,云绫不肯,他转头去寻求其他支持并不奇怪。

    然而,如今正是平定河北的关键时期,后方却出现这等事,着实不合时宜。

    燕王傅明洮抢着打出北伐平叛的旗号,又在平阳城下死磕叛军,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那个储位!

    一旦傅明徽被群臣推为监国,天知道手握大军的傅明洮会做出什么事来!

    念及此,云绫不由怒从心起,低喝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

    桃夭被云绫的态度惊了一跳,她能料到云绫会因此气恼,却没料到云绫会说出此等话来。

    以云绫的性子,这不像是她说出来的话。

    不待桃夭寻思怎么回事,云绫又开口道:“桃夭,此番是谁让你来的?”

    闻言,桃夭微微一愣,旋即回道:“是公孙大人派人通知我的。”

    得知是公孙安世派桃夭来的,云绫愣了愣,一时没明白什么意思。

    正常而言,公孙安世要给她传信直接派人即可,为何要绕个圈子找上身为影卫的桃夭?

    不过,很快她便回过味儿来。

    眼下长安内外局势微妙,云绫有都督关中诸军事之权,而公孙安世又为秉政大臣,说一句公孙家权倾朝野也不为过。

    此时此刻定然有无数双眼睛盯着公孙家的一举一动,若公孙安世直接联系云绫,未免有内外勾结之嫌,说不得会让局势愈发失控。

    通过桃夭则没有这层顾虑,影卫的手段想要隐藏行踪亦或制造假象太容易了,显然是秘密联络云绫的不二之选。

    念及此,云绫看向桃夭,问道:“来时路上可有尾巴?”

    桃夭会意,笑道:“自是有的,不过都被我的人引去了益州,他们只会以为公孙大人是想请陛下尽快回京。”

    闻言,云绫眼底闪过一丝果然,旋即又问道:“师伯只让你来寻我,没让你带话?”

    “没有。”

    云绫顿时默然,一双凤眸微眯,内里闪动精芒,猜测着公孙安世此举的用意。

    让桃夭前来,却又不带只言片语,是怕她不知长安变化冒然行动进而惹人误会,还是在暗示无论她怎么做家中都支持?

    思来想去,云绫一时难决,见天色已晚,桃夭也面露疲态,便示意后者先去歇息。

    待桃夭走后,云绫盘膝坐在床上,心中与玲珑商议起来。

    按照玲珑的分析,公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