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穿越三国之蛮王传 > 第555章

第555章(1/2)

    下午的斥候只报告说北边发生了大战,徐晃部队路遇东吴军队,徐晃带领部队一路往北撤,东吴部队一路追赶,在一处丘陵地带,徐晃的部队突然包围攻击了追兵,把追兵打败了,但是没有追赶,然后徐晃部队打扫战场后加速往南行军。

    晚上又有一个斥候回来报告,再加上一个暗探送来的消息,我才得知了战斗更具体的报告。

    原来徐晃带领部队一路南下,往交趾前进,结果很突然的遇到了从东边来的东吴部队,那是陆逊带领的一万部队,徐晃果断停止了行进,后队变前队,他们开始往回走,东吴部队也跟上来了,徐晃很鸡贼的在一处丘陵地带设伏,伏击了追赶而来的吴兵,虽然打了追兵一个措手不及,但是他自身损失很大,他没有下令追赶敌军,而是原地清理战场,缴获了不少军械和粮草,也没有完全清理完他就带兵往南急速行军而去。东边又来了另一支东吴的军队!

    新到的部队有一万多人,比陆逊的人数要多一点,两支吴军已经汇合,他们紧追徐晃而来。

    所以我说不知道该是高兴还是痛苦,徐晃击败了敌军自然是该高兴的,但是敌人数量太多了,两支军队加起来两万多人,这又是我痛苦的地方。

    夜里是悠闲不起来了,我命令把剩下的六架床子弩都给安装到城墙上去,分散开来安装,打起火把,点起篝火,我的战俘也被再次抓来继续完成滚木雷石的拖拽工作,如果徐晃和他身后的敌军连夜赶路的话,明天他们就能赶到北山关口!

    关口的木质大门虽然已经修复了,但我还是派人去加固一下。

    往北派出了更多的斥候,我可不想被突袭!

    午夜时分床子弩才全部安装妥当,凌晨时所有滚木雷石才全部摆在城头。

    早饭很早就吃了,我对战俘也做出了处理,和之前的方式一样,要么投靠我,要么被砍掉右手拇指,都不选的则直接砍头,只有三分之一投靠,剩下的大部分都选择了丢掉拇指,只有非常少的人选择去死,这些是士燮的死忠,士燮还是有些人气的!投靠的被编入辅兵队伍,辅兵队伍已经严重缺编,因为许多人被抽调进了战兵队。

    早饭后就有斥候来报,北方有徐晃的部队往北山口而来,他的身后是吴军!

    徐晃的部队是步兵,他能一直没被追上,说明吴军也都是步兵,这么想来我还是有些优势,我有骑兵啊!总归可以操作一下。

    我召集手下商量一下应对之策,他们大多主张坚守城墙,只有马忠说要主动出击,以攻代防。我其实是同意马忠的说法的,死守大多数的结局是——死!敌人有人数优势,万一敌军是精锐步兵,那这城墙也是抵挡不住的,而且还有一个很关键的是,如果我们只是坚守城墙,那徐晃的部队有可能会被灭在城墙外,眼睁睁看着援军被灭,对守军的士气打击是很大的!

    接应徐晃是应该的,但是如何接应确实个难题,派人去替徐晃他们抵挡敌军会造成我的部卒的重大损失,和徐晃他们一起在外列阵抵挡敌军也是个不确定性,如果敌军特别强大,那城外的都会被摧毁,而且人太多了进那个狭小的北山城门也是个大问题!

    最后还是马忠出的主意好使,他主张,先让徐晃抵挡一阵,然后我们城头的床子弩、弩弓等再远程支援徐晃,在徐晃他们进城门的时候,敌人一定想尾随进入城门,那个时候可以发动骑兵的侧翼攻击,此时只要徐晃不傻,一定会带领后队攻击敌人的前锋,那样就能把敌人的前锋给灭掉,灭掉了敌人的前锋,那他们的后续就会迟疑,徐晃的部队就能安全进入北山关口。

    这样,徐晃的部队可以在城头的远程兵保护下安全进来,但是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骑兵队就回不来了,如果我还安排了另一支步兵队去接应骑兵队,那接应的那支步兵队就会回不来,唯一的保存骑兵的办法就是,在消灭了敌人前锋部队后,骑兵队立即向东跑,隐藏起来,这样既能保存部队,也能对敌人形成一个威慑,吴军必然要在东边设防,防御可能的东边来的骑兵攻击,这样的话他们在正面战场能投入的攻城部队数量就少了,我们的城防压力也小了,时间拖下去,对我们有利,我们大营内的粮草还是很充足的!

    毒蜂骑部队也可以在外打击吴军的粮道,或者在关键时刻袭击敌人的后背或者侧翼,我方基本立于不败之地,结果只是敌人被迫退走、被击败两种而已!

    所以我们定下了作战方案,马忠带着毒蜂骑部队先行出去埋伏,他们带三天口粮(带走了营内的大部分熟肉干)和草料,远程兵都上城墙,弹药也都搬运到墙头,轻步兵(包含永昌郡和越嶲郡的支援部队)负责滚木雷石和城头肉搏,重步兵安置在城门内侧,他们要确保城门安全,万一敌人尾随进来或者攻破了城门,他们要堵住城门!辅兵留在大帐附近,也做好战斗准备,他们是预备队,也是大营的稳定器。狂象士部队随我在城头,是城头的预备队,也是保护我的力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徐晃和敌人都还没出现,上午我们能从北方看到起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