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王赵松没丝毫犹豫。
“陆中书,调兵其实很简单,凭本王的半块玉佩,王府再去一个人验证一下就可以。”
这确实简单,既然简单那就要马上去办。
“王爷,玉佩呢?麻烦你现在拿出来,王府是不是真要娶一个人?”陆知心对此很是怀疑。
陆知心催促的比较紧,南平王赵松推脱不了,只能把他的半块玉佩拿出来给陆知心看。
陆知心两眼放光的看着递过来的玉佩,接过后说:“王爷,你没弄错吧,这要是错了,是要倒好多条人命的。”
南平王赵松底气十足。
“陆中书,不会错的,本王一直随身携带这玉佩,这半块玉佩堪称本王的半条命。”
半条命?有这么夸张吗?陆知心感觉南平王赵松是有意在夸大。
“王爷,王府的人就不要跟着去调兵,本中书怀疑王府的人不诚心,你可以亲笔写一个盖上你大印的文书,再把兵马驻地告诉本中书,这事就妥了。”
陆知心真是办事的一把好手,什么都提前想到,南平王赵松在这样精明之人面前是不敢耍花样的。
“陆中书,本王没有意见,就怕那些领兵之将不会服从,他们若是存心耍赖或者变了节,那本王不能保证这些兵会来。”
赵松事先说这个就是怕陆知心调不到兵,最后来找他的麻烦。
陆知心听赵松这样说眉头不由一紧,陆知心有理由怀疑这可能是南平王赵松玩的一个把戏,南平王赵松根本不想调他们的兵,之所以现在这样讲就是为了甩掉身上的责任,可不能让这厮甩了。
“王爷,你的兵这么不可靠吗?如果连你的亲笔文书都调不出兵,那本中书只能认为你使了诈。”
“使诈?陆中书,咱讲话可要讲理,这些兵没调来怎么就是本王使诈了?你不知道这些兵有多油吗?本王身在东京汴梁城早就无法全面掌控这些兵,调不来兵很正常。”
南平王赵松振振有词的为自己辩解道。
陆知心也就随口一说,没想到南平王赵松反应这么大,陆知心现在没功夫跟南平王赵松扯这些,陆知心想的是如何把南平王赵松控制住。
“王爷,这事到时候再说吧,你先书写文书,把驻地讲出来,另外为了防止你有二心,你必须暂时住到中书门下去。”
住到中书门下去?这不是要软禁本王吗?南平王赵松听到这话心里那是有火的。
“陆中书,本王好像不是你的犯人,本王干嘛要住中书门下去?”
南平王赵松摆出强硬的架势,没想到换来陆知心的一口拒绝。
“王爷,不行,单从安全方面考虑你都必须到中书门下去,中书门下很好的,本中书会陪着你,等击溃厢军后你才可以回王府。”
陆知心是一副不容商量的语气,南平王赵松不好再顶着只能先书写文书,再就是把兵马驻地告诉陆知心,然叫谁去调兵又让陆知心犯难了。
孙理麾下将领有不少,可真正能堪大用的却没几个。
钱伯华看陆知心为难便向陆知心隆重推荐了黑卫统领周匹飞,给出的理由有三,其一他是北大营最年轻的将领,没有之一,其二他善于特别作战,经常奇袭对方,第三他对北大营忠心,把这么重要的事交给他办很合适。
陆知心对周匹飞不熟悉,只知道他是孙理的心腹爱将,把这么重要的事交给没多少表现的他,陆知心多少有点不放心。
“钱大人,你怎么知道他?你对他这么有信心吗?”
陆知心怀疑钱伯华的用心,出言问一问还是很有必要的。
钱伯华认真回道:“陆中书,老夫本不认得他的,那日北大营进行抓奸行动正是他一手指挥的,在他运筹帷幄之下,北大营顺利抓到了奸细,从这就可看出他是北大营不可多得的良将。”
钱伯华对周匹飞的赞同超出了陆知心的想象,因时间关系陆知心不得不同意,于是乎周匹飞临危受命去调兵。
可让陆知心没料到的是周匹飞一去不复返,也不知是哪出了问题,但不怪乎两种可能,一种是南平王的兵扣了周匹飞,另一种则是厢军逮到周匹飞,总之就这两种可能。
陆知心的猜想没错。
周匹飞是被厢军抓了,并且他的身份随后便被部下爆了出来,林哲听到抓获周匹飞了,立马命叶修审他。
周匹飞有点顽固,可在叶修面前他只能顽抗一下便很快败下阵来,把他知道的都交待出来了,至此太子遇袭一事己浮出水面。
正当林哲想全面围城之际,在厢军的左侧出现一支兵马,虽没与孙理率的北大营遥相呼应,但对厢军的后勤供应还是造成了麻烦。
涂景带人查探后发现这是一支来自京东路的厢军,规模不算大,大概有二万多兵马。
涂景第一时间禀告给了林哲,并说韩纬也是京东路的,担心韩纬会来一波里应外合的反水。
林哲觉得这确实是一个问题,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