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丰华传 > 第82章 汪伯全的嫌疑

第82章 汪伯全的嫌疑(4/5)

很给太子赵宽面子。

    太子赵宽却不太给中书侍郎郭亦镇面子,有台阶下也不下。

    “郭侍郎,你不应帮他们,他们都是一些贪婪之辈,本太子训斥一下很应该,他们不像话了。”

    赵宽口中的他们自然是曹百里跟曾墨。

    挨太子的训,这是曹百里跟曾墨万万没想到的。

    本来他俩齐头并进夹击林哲进行的好好的,没料到太子赵宽会冲上来训,太子赵宽训也就算了,众臣竟无人出口帮助。

    好不容易来了一个郭侍郎,却是一个劲的赔不是,好似曹百里跟曾墨做了大错事一样,这很叫人郁闷了。

    中书侍郎郭亦镇也觉得曹百里跟曾墨委屈,可没办法,人家是太子,是皇帝的长子。

    不给太子的面子,难道皇帝的面子也不给了吗?

    你们要怪只能怪今日的时机没选对,多次没上朝的太子来了,你们就该悠着点。

    尽管如此,中书侍郎郭亦镇还得陪着一张笑脸。

    “太子教训的是,微臣感激不尽,一定谨记太子教诲。”

    郭亦镇把表面工夫做足了,似乎就是想太子不再找啰嗦了。

    林哲看到中书侍郎郭亦镇那副嘴脸真想吐,也太难为这位侍郎级大叔了,为了当这个官过富足的日子这么委屈自己。

    之后朝会上有人讲了什么,林哲没注意听了,林哲关心的是啥时能咪着眼睛休息一下。

    猛然间林哲又听到太子赵宽的声音了,赵宽似乎在跟人争辩。

    林哲不得不睁开了眼睛,定晴一看,原来是太子赵宽在跟户部司严之厦争辩。

    所争之事也简单,就是户部司每月拨给太子府的钱少了。

    严之厦理由充分,说之所以会减,主要是太子府先前所拨颇高,三司会商以后决定每月酌情减一点。

    并且所减份额偏少,不会影响太子府运作,相比较梁王府跟信王府而言,太子府所拨依就是最高。

    严之厦这通解释很是合理,只是他未讲明太子府所拨颇高就要减的道理,这个才是重点。

    还有一个侧重点是,赵宽的发现有点晚,估计严之厦己经减蛮久了。

    林哲很想去帮赵宽,虽然减的钱不多,但太子府的面子受损了,还有三司哪来的权力减?

    哪来的勇气减?不要三司加就不错了。

    不过林哲没想好怎么帮之前,也不敢贸然上前,毕竟三司有一拨人在这。

    上前便意味着争辩,最怕争来争去没啥用,人家要减你的还是减你的,你拿人家还没办法。

    要是皇帝能开口便好了,可皇帝没开口,可能是皇帝也怕折了面子。

    万一开口了被三司这般人驳回了,那也蛮尴尬的。

    林哲没得办法,就算是念赵宽刚才帮忙训曹百里的份上,林哲硬着头皮也要上了。

    不过林哲不是简单的上前,而是吸取了先前的教训,他先是和严之厦讲了一下其他的,而后才慢慢进入主题。

    严之厦颇为老道,他对林哲这一套早摸熟了,既然权力在他手里,他就有充分理由拒绝林哲。

    其实有个时候就该这样,明知不可为就不要为了,太子却偏偏不肯,太子的脾气有点犟。

    林哲正为难,通议大夫汪伯全从后头窜了上来,矛头直指林哲。

    “林大人,谏院乃大宋朝负责建议和议论的,你岂能凭一人之言就妄自对谏院下负面结论,林大人你什么时候有了这样的专断权了,竟可限制起谏院了来?”

    汪伯全上来就质疑林哲,并一再质问林哲,仿佛林哲就是他的仇人一样。

    只是这个汪伯全似乎慢了一里,刚林哲讲刑部与谏院关系密切,汪伯全怎么不出声?

    说句老实话,林哲还真没想到汪伯全这个时候会跳出来大放厥词。

    不过也挺好的,正好转移了视线,林哲暂时不用应付严之厦那个老狐狸了,可专心对付汪伯全这个马大哈。

    “汪大人,哪条规矩定了谏院就一定是对的?好象也没那条规矩讲刑部与谏院能勾搭,既然没有规矩定或者讲,你又为啥这么肯定谏院,其实谏院私底下怎么样?谁都知道?不过谏院可以质疑别个,别个为啥不能质疑谏院么?”

    林哲暂时对付不了严之厦这类的实权派,不过对付三脚猫的汪伯全还是绰绰有余。

    汪伯全丝毫没受林哲的影响,他依就情绪高涨。

    “林大人,谏院干的就是质疑这活,你凭啥质疑谏院?你有这个能力与责任么?”

    汪伯全居然跟林哲谈起了能力与责任,只是不知汪伯全有啥子能力,他的责任又是什么。

    林哲不太想跟汪伯全争,林哲觉得很没意思,不过林哲有些奇怪,汪伯全这个时候出啥头?

    汪伯全的动机是什么?难道汪伯全想一把打垮林哲么?想一想也不现实。

    林哲停下不讲对太子赵宽来讲是个机会,赵宽正恼火汪伯全打他的岔,让他找不成户部司的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