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锦衣黑明 > 第751章 快速,惨烈,鸡贼的一场战斗(中)

第751章 快速,惨烈,鸡贼的一场战斗(中)(1/2)

    同样是车营,双方战法区别一目了然。

    明军盾车张开后有翼板,推车的士兵全在防护内。

    对面没有翼板,能清晰看到推车的士兵,鸟铳兵也没有依托掩护、边打边进的能力。

    嘟~

    一声悠长的号角,东虏骑军停下脚步。

    榆河到了。

    北郊的榆河为灌溉田地,岔口非常多,河床非常宽,除东边进入运河的地段,其余地方没有堤坝。

    夏季河水也就一尺深,冬季结冰之后蔓延,冰面宽达三百步。

    很滑,无法成为双方骑军的战场。

    要么攻过去,要么退后,让明军攻过来。

    但结冰也有利于步卒行进,沉重的炮车进入冰面,突然加快。

    东虏炮兵飞速抢占‘滩涂’,设立炮阵。

    明军哨音响起,爬犁同样加快速度,火器兵整齐小跑跟进。

    双方此刻距离大约三里,已经进入东虏火炮射程。

    东虏车兵乌拉拉把楯车放到炮阵前百步,鸟铳兵排开射击阵,在火炮掩护下,龟速前行。

    接着东虏骑兵在鸟铳兵护卫下过河,继续结阵护翼。

    火器与骑军交替掩护,这配合不难。

    黄台吉选择用火器试探火器,战法没问题,军械有点大问题。

    明军大阵前的信号兵挥旗询问是否出击,陆天明放下望远镜,伸掌为刀,向前一挥,五万步卒同时而动。

    脚步声如同天雷入世,轰的一声,震荡世间。

    前面车兵,跟着两排盾兵,一手持盾,一手持刀,后面一排长矛兵,再后面全是弓箭手。

    分列十个小阵,前后各五。

    两翼的骑兵也开始小跑前进,掩护侧翼。

    距离前出的火器兵约两里,随时接应友军,并准备大规模接触。

    这就是明朝的大兵团。

    一个卫五千人,是一个小阵,阵与阵之间有传令兵,所有卫的配备都一样,可以五千人独立战斗,也可以随时集结起来战斗。

    五千、五万、五十万都是一样的打法,镖局也是这么训练的。

    如果说东虏是一堵墙,明军就是一柄破天锤。

    世间再无其他声音,耳朵里全是号角声,旗帜声,脚步声,士兵呐喊声…

    咚咚咚~

    东虏炮阵率先开炮,三十门火炮齐射。

    明军阵中雪花飞溅,十几名士兵被击中残忍撕碎。

    好在阵型非常稀松,后面的士兵不顾身上飞溅的鲜血,补齐阵亡同伴的位置,继续前进。

    咚咚咚~

    又来了。

    炮阵无法准确瞄准大车,士兵蒙也能蒙几个。

    雪地上猩红片片,明军先出现伤亡,但丝毫没有阻挡前进的脚步。

    双方就这么靠近,东虏每次齐射只有三十门。

    明军不停有人倒下,挨打六次炮击,终于冲到射程内,哨声大作,前排火器兵举铳,对着虏兵嘭嘭嘭开火。

    战场瞬间弥漫白烟。

    对面的虏兵没有开火,且伤亡寥寥无几。

    陆天明甚至能听到虏兵的笑声。

    这时候不得不夸努尔哈赤聪明,为了对付明军的火器,东虏被迫发明了楯车。

    盾车与楯车,听起来名字都一样,但效果和侧重点不同。

    东虏之所以龟速前进,是他们阵前的楯车实在太重了,跑不快。

    松木板有半尺厚,倾斜放在车前,别说火铳,明军的佛郎机炮、虎蹲炮都无法击穿,铅弹会被弹到空中。

    这种东西只有汉军步卒配备。

    双方车营各有所长,明军防护面大,对轻步兵友好,虏兵防护更坚固。

    但明军可以边打边进,虏兵就得缩楯车后前进,射击时无法全部防护。

    东虏采取如此战术,是在全力防备明军车营。

    按照以往的惯例,明军车营上必然载着大量佛朗机炮和虎蹲炮。

    但是,今天,不一样。

    经验主义害死人。

    炮当然有,不是火炮,否则跑不快。

    虏兵看不到的木板后面,明军炮兵迅速支撑起发射架,一声令下,每辆车同时冒起两股白烟。

    天空瞬间一片白云。

    虏兵大惊失色,想不到明军藏着‘串天猴’冲锋,掉头想跑也来不及。

    太密集了,一阵地动山摇的响声。

    远处的观众如同看到雪地中盛开娇艳的红花,明军只用了一招,就把东虏前锋打成了血雾。

    太壮观了。

    观众们山呼海啸的声音传来,一泄心中愤怒。

    陆天明莞尔,这些火箭溜与偷袭漷县的不一样,上次用的火箭溜装药更多,动静更大,通过震荡波伤人,同时引发大火,更适合毁城。

    这次的火箭溜里面全是铁珠子,射程近,造价昂贵,无法毁城摧车,但对付步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