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锦衣黑明 > 第737章 手段最出众的反贼

第737章 手段最出众的反贼(1/2)

    崇祯皇帝用他的一生演绎了一句话:不作死就不会死。

    陆天明对皇子从未有什么具体计划,内心深处甚至有拥立幼帝过渡的打算。

    可惜啊,大明权争发展到现在,太子消失,乃偶然中的必然。

    谁都想从龙,谁都会阻止别人从龙。

    可太子只有一个,那就谁都得不到。

    就像东虏一样,谁都想灭虏,谁都会阻止别人灭虏。

    没有陆天明这个‘神’,这种互相掐脖子的必死局面完全没救。

    加上皇帝总是在错误时间做错误的选择,脱离国情,凌驾现实之上,恶化每一件朝事。

    亡国,是必然的。

    越救它,它死的越快。

    正月二十七。

    大雪是停了,而且天晴了。

    但三五天内依旧无法大规模行动。

    京城又热闹了。

    忠勇侯辞爵,成为大明辞爵第二人。

    且忠勇侯辞爵与西宁侯不同,应该叫还爵,陆氏以后也不会继承爵位。

    这个圣旨一下,京城突然安静,但仅仅过了一个时辰,百姓又开始热闹,互相见面都是一副‘你懂’的表情。

    太岁大将军现在只有一个‘神爵’,神当然不会做侯爷。

    经过太子皇子之事,官场更加安静,无论是自己人还是钻营之人,现在都卖力做事,生怕被抓到把柄问罪。

    因为接着来了第二封圣旨,朝臣这时候才知道,南边接应偷太子的武勋是彰武伯杨崇猷,且次辅吴宗达参与了谋划。

    陆天明对付他们的办法,值得朝臣学习。

    次辅吴宗达、新乐侯刘文炳、驸马都尉巩永固、锦衣指挥使张道浚、兵部主事魏景琦、彰武伯杨崇猷、司礼监太监方正化。

    内廷、内阁、武勋、后戚、亲军成立专职钦差,到十王府办公,负责找回太子皇子,识别送归的孩童。

    若找不到太子皇子,此令终生有效,不得辞官、不得休息、直系不得出仕,若本人归天前找不到,抄家归公,家眷流放漠北开荒。

    卧槽,这命令绝了。

    不能说阴险,只能说可怕。

    真正的民心力量之下,大将军不在乎你们做什么。

    至尊不会轻易杀人,你们不是喜欢闹嘛,那就让你闹一辈子,永生永世困在过程中。

    崇祯还在做梦他的儿子带兵一统寰宇,如同光武一样恢复山河的时候,朝臣已经老实了。

    再闹只会作茧自缚,连累亲朋不说,永生永世成为笑柄,若真忠心耿耿,还不如痛快自戕,留个名声。

    以朝臣的判断,接下来陆天明必定会乘胜追击,让天下哑口无言的那种事要来了。

    呃~

    朝臣猜对了过程,没猜对结局。

    陆天明对封王没兴趣,而是下达了指导性改革圣旨,把他们的灵魂都炖熟了。

    第三封圣旨,胡三春直奔公爵,册封为忠义公,胡氏袭爵后出任大祭,以忠义之名,提督太庙、天坛、山川坛、社稷庙、帝王庙、武庙、文庙祭祀。

    第四封圣旨,散皇田归民,皇庄、皇店作价卖给商号,剥夺内廷十二监宿卫权、财税权、拟旨披红权,专职皇家事务,内库所有产业和库房还归国库。

    第五封圣旨,户部下属成立财政司、税务司、调两万执役为税兵,有权调查、扣押、问罪逃税者,专职收商税;工部成立工业司、商业司、农业司;礼部成立教育司、外务司、史料司;大理寺与刑部合并,成立治安司,剥夺各级官府法权,由刑部驻地专职审案;

    五军都督府合并为大都督府,总领全国兵事,下属步司、骑司、火器司、水师、炮兵司、装备司、军器司、武学司。

    剥夺内阁、兵部、巡抚、总督军权,专职治民。

    成立议政部,李素总领,下属翰林院、詹事府、国子监,新立宣传司,钻研国情,为国朝提供治理策略,不得干涉治权,监督财税开支、监督天下舆论。

    都察院兼并六科,成立廉政司,监督天下官员履新,撤风闻奏事权,诬告罪加一等,调五千步卒为法兵,证据确凿,可单独立案审查。

    撤皇城守卫衙门、五城兵马司衙门、京卫指挥使衙门,合并为京卫司,直属大都督府,治安归属京县。

    撤官员孝期离职制,准丧假一月,异地举官不变,准许所有官员带家眷上任,撤官员一切幕僚、冰炭补助,俸禄十倍之,户部驻守各省属官负责俸禄足额发放,贪腐数额达千两问斩,永不赦贪腐。

    从现在起,官吏一体,吏员归序,加为十品,分乡、县、省、部、中,十品二十阶,立功升迁不限出身。

    官员升迁必须有地方逐级任职履历,中枢官员必须有省级履历,文、武、法各属官不得互相调动,各归其职,共治天下。

    以上为改革总纲,朝臣全部参与讨论,拟定细节条陈,驱虏胜利后,立刻开始执行。

    突然改革中枢,放平时立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