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打造最强边关 > 第621章 开衙

第621章 开衙(2/3)

族。";

    周管事脸色骤变。叶明已转身从签筒抽出一支火签:";来人,封了周家窑厂!所有账簿匠人全部收押!";掷下的火签在青砖上蹦出清脆声响,惊飞了檐下避寒的麻雀。

    午时三刻,叶明终于得空走进户房。二十张算盘同时作响的动静,像场突如其来的冰雹。掌印主事慌忙迎上来:";侯爷,去岁赋税已...";

    ";不看那个。";叶明径直走向最里间的铁柜,";我要近三个月官窑的支取记录。";

    铁柜打开时扬起细灰,露出几本靛蓝封皮的特别账册。叶明指尖在";瓷土";项下停住——宣德八年十二月,周家窑厂领用的高岭土竟比官窑多三倍。

    ";有趣。";叶明用指甲在某行数字上划了道痕,";这些瓷土若全烧成器,足够装满十艘漕船。";他忽然转头问:";近日可有盐课亏空?";

    主事瞪圆了眼睛:";侯爷怎知?扬州分司上月报损三千引...";

    话音未落,窗外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一个满身是雪的驿卒闯进来,跪地奉上漆盒:";急报!扬州盐运使周大人昨夜暴毙!";

    叶明打开盒子,里面除了公文,还有片染血的碎瓷——正是周家窑厂特产的";雨过天青";釉。

    戌时的签押房只剩一盏孤灯。叶明揉着酸胀的眉心,面前摊着三份看似无关的案卷:李秀才毒杀案、窑工坠崖案、盐运使暴毙案。但他用朱砂勾勒出的线索,却隐隐指向同一个方向——宣州周氏。

    ";大人。";郑师爷端着食盒轻轻进门,";厨下煨了百合粥...";

    叶明突然抬头:";李秀才的棺材挖出来没有?";

    ";挖是挖了...";郑师爷放下食盒,手指在衣襟上蹭了蹭,";可棺里只有具无头尸,看服饰确是李秀才。怪的是...";

    他压低声音,";新娘昨日悬梁自尽了,临死前念叨什么';瓷枕藏珠';。";

    瓷枕!叶明猛地站起,带翻了砚台。朱砂墨汁在案卷上漫开,像滩新鲜的血。

    他想起新娘嫁妆单上有对";定窑孩儿枕";——那等贵重物件,绝非寻常商贾所能有。

    ";备马!";叶明抓起官帽,";去李秀才宅!";

    当他们撞开新房的门时,月光正照在床头的白瓷枕上。叶明举起烛台细看,孩儿笑得诡异的嘴角处,有道几乎不可见的接缝。

    ";咔嚓";——瓷枕碎裂的瞬间,十几颗浑圆的东珠滚落在地。其中一颗裂开的珠子里,露出张写满名字的绢布。

    ";好个灯下黑。";叶明抖开绢布冷笑,";私盐贩子的分红名单,竟藏在御赐的瓷枕里。";

    天边泛起蟹壳青时,叶明才回到后衙。他脱力地倒在圈椅上,任由小厮换下沾满泥雪的官靴。窗外传来扫街的沙沙声,混着早市摊贩的吆喝——安阳城又开始了寻常的一天。

    ";侯爷...";郑师爷捧着热帕子欲言又止。

    叶明摆摆手:";我知道,动周家会牵扯到那位大人。";他望着梁上悬的";明镜高悬";匾,忽然问:";郑先生可知这匾为何是斜的?";

    郑师爷茫然摇头。

    ";因为...";叶明接过帕子覆在脸上,声音闷闷的,";真正的明镜,从来照不见全部黑暗。";

    温热的水迹慢慢洇透了帕子。窗外,新贴的桃符在晨风中轻轻颤动,";国泰民安";四个金字正对着东方渐亮的曙光。

    正月初七的寅时,安阳府衙门的铜钉大门在晨雾中缓缓开启。

    ";恭迎府尊回衙!";两班衙役齐声唱喏。叶明注意到他们换上了统一制式的皂靴,腰间皮带都钉着编号铜牌——这是他仿照现代警务系统做的改革。

    签押房里,案牍已堆成小山。刑名师爷郑文焕捧着册子禀报:";自腊月廿八封印至今,共接讼状二十三件,其中田宅纠纷九件,商事诉讼七件,命案三起。";

    叶明翻开最上面那本蓝皮册子,朱批的";急";字格外醒目:";这个';周记窑厂纵火案';还没结?";

    郑师爷压低声音:";涉事的周掌柜咬定是意外失火,偏偏那晚当值的更夫又失踪了...";

    正说着,窗外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叶明推开雕花窗,只见衙前广场上十几个商贩正在祭拜一尊古怪神像——泥塑财神左手握算盘,右手却举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