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打造最强边关 > 第595章 发布告示

第595章 发布告示(2/3)

还会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给予额外的赏赐。

    第四条是科举新规矩,自今年起,安阳府院试新增设“新学”一科,此科旨在选拔具有新兴学问的人才。

    考试内容涵盖《丈天》和《格物》两类。通过对《丈天》的精通者,可被任命为田曹吏,负责管理土地相关事务;而对《格物》有精深研究的人,则将被授予工房典史一职,主管工程建设等工作。

    第五惩惰令。

    该法令规定,凡是无故辍学的学生,其家庭将被加征三成赋税;而对于那些故意阻挠子女入学的家庭,不仅要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还将被处以罚没半数田产的重罚,所得款项将全部用于资助教育事业。

    **右榜晓谕 咸使闻知**

    此右榜公告于天佑二十九年腊月初八发布,旨在让所有人都知晓这些重要的规定和政策。希望通过这些举措,能够激发民众对学习的热情,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这‘束修全免’到底是真是假啊?”城南粥棚前,王寡妇紧紧攥着那张告示,手都在不停地颤抖着。

    她的三个儿子都在陈府里当奴隶,每天辛苦劳作,连指甲缝里都还沾着主家粮仓里的霉米。

    “肯定是真的啦!”一旁卖炊饼的老汉指着告示的边角,信誓旦旦地说道,“你看这‘安阳府学政’的朱砂印,那可是官府的大印啊!这告示上的字,我虽然认不全,但我看得出来,这肯定是官府发出来的。”

    王寡妇听了老汉的话,心里稍微踏实了一些。但她还是有些不放心,毕竟这关系到她三个儿子的未来。她犹豫了一下,问道:“那这‘新学’一科,到底是学些什么呢?”

    “这我就不知道了。”老汉摇了摇头,“不过听说是学一些新的学问,跟以前的不一样。”

    “那这‘新学’一科,学了有什么用呢?”王寡妇又问道。

    “这我就更不知道了。”老汉笑着说,“不过我想,既然是官府开办的,肯定是有用的。说不定学了之后,能当个大官呢!”

    王寡妇听了老汉的话,心里不禁有些向往。她的三个儿子都很聪明,如果能有机会读书,说不定真的能有一番作为。可是,她又担心这“束修全免”只是一个幌子,到时候还是要交很多钱。

    “不管怎样,先去看看再说吧。”王寡妇咬了咬牙,决定带着三个儿子去安阳府学政那里打听一下。

    然而,就在茶馆二楼,原本嘈杂的环境突然被一声清脆的破裂声打断。

    众人惊愕地看向声音的源头,只见绸缎商李掌柜满脸怒容,他的手高高扬起,手中的茶碗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后,狠狠地摔在了地上。

    “女子入学,成何体统。”

    他大声说道。

    伴随着茶碗的破碎,瓷片四溅,仿佛一场小型的爆炸。其中几块碎片甚至飞到了邻桌书生的脚下,然而那青衫秀才却浑然不觉,他的全部注意力都被桌上的“科举新规”吸引住了。

    那秀才瞪大眼睛,死死地盯着那上面的字,仿佛要把它们都看穿一般。他的眉头紧皱,嘴唇微微颤抖,似乎对这新规充满了不解和疑惑。

    这秀才已经考了十年的四书题,一直都未能如愿中举,但他从小就对算账特别在行。

    与此同时,在西市的布告栏前,人头攒动,人们或驻足观看,或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这里张贴着最新的科举新规,吸引了众多学子和路人的关注。

    “娘,我要学这个!”突然,一声清脆的童音传来,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女童正指着布告栏上的一幅《格物》插图,满脸兴奋地对身旁的母亲说道。

    那女童的眼中闪烁着好奇和渴望的光芒,她似乎对这新奇的学问充满了兴趣。

    在那幅插图中,一名女子亭亭玉立地站在一台织机前,她的身姿优雅,神情专注,正聚精会神地调试着机器。她的衣襟上,用细密的丝线绣着“安阳工坊”四个小字,字迹娟秀,仿佛在诉说着这工坊的精致与细腻。

    女童的母亲是个卖菜的妇人,她顺着女儿手指的方向看去,原本平静的脸色却在瞬间变得阴沉下来,眼眶也渐渐泛红。

    原来,就在昨天,这位母亲还因为女儿偷学算筹而遭受了丈夫的一顿毒打。

    那一顿毒打让她至今心有余悸,而如今看到女儿对这《格物》插图如此感兴趣,她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酸甜苦辣,五味杂陈。

    与此同时,在不远处的一条小巷子里,两个粮商正鬼鬼祟祟地缩在角落里,窃窃私语着。

    其中一个胖子满脸愁容,他的眉头紧紧皱起,仿佛有千斤重担压在身上一般。“听说蒙学馆要教《市井算题》了……”他的声音低沉而忧虑。

    “这可如何是好?”另一个瘦子也面露难色,他的手不停地搓着衣角,显得有些焦躁不安,“往后那些佃户都会算账了,咱们还怎么在秤上做手脚啊?”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恐惧。

    两人正说着,突然一阵铜锣声由远及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