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之相对的,除了每年要从羽林中筛选一批补进羽林郎卫外,楚凌还会从羽林军中挑选一批担任中高层将校,以此确保三方都不出现问题。
“走,去喝些茶,歇歇脚。”
走了一阵子的楚凌,看到前面有家茶馆,便对身边人说道。
张虎、陈升他们没有说话,紧跟在帝后左右,保持着应有的警惕,而在人群之中,还有不少羽林在跟着。
“你们听说没有,打北边来了个豪商,在多家牙行撮合下,购置了不下两百车的各类成药。”
“真的假的啊,竟然购置了这么多。”
“是啊,我要是没记错的话,自药安镇对外以来,最多的一批订单,就一百六十多车吧?”
“那都是老黄历了,我小舅子知道吧,就在广源牙行做事的,听我小舅子说啊,这还只是一批罢了,过不了多久,这豪商还要购置各类成药,合计下来,不下五百车!”
“嚯!!”
“这……”
来到茶馆的楚凌一行,这才刚找了位置坐下,就听到一些茶客在议论,听到这话,楚凌心中就盘算起来。
两百车的成药规模,这的确不是小数目。
如果其中有贵重药材的话,那价格是不低的。
但对于这样的事,楚凌并不感到奇怪。
随着榷关总署逐步彰显权势,明确边榷贸易的诸多规矩,曾经,这个中枢无法控制的边贸,已从走私转入正途,既是贸易,除了明令禁止的那些违禁品,其他商品都是可以自由买卖的。
在边榷贸易之中,丝绸,茶叶,瓷器,药材等商品都占据了重要份额,这不是谁想掺和就能掺和进去的。
尤其是药材贸易,一向是占比不少,但却格外敏感的行当,这些药材,一部分是被戍边军购置,一部分是在边地消耗,余下的则是要流入到大虞之外的。
像北虏,每年就需要很多。
楚凌端起茶碗,轻轻吹了吹浮沫,目光微沉。北边来的豪商,购置规模不小的成药,这背后是能看出些端倪的。
受灾了?
还是在备战?
按理说,药材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之一,是应处在禁止流出的名录之中,但楚凌并没有这样做。
一个是考虑实际,榷关总署的体系构架,搭建起来了是不假,权势也树立起来了,但想做到绝对管控,这是不现实,也不可能的。
与其有那样的精力,倒不如放到铁等更关键的战略物资上,把有限的人手,用到更值得管控的监察上。
一个是药材是高附加值的商品,特别是成药,如果能通过这样的输送,以换取北虏境内的各类资源,如战马,这买卖还是很值得做的。
大虞是打击走私了。
但北虏却没有。
哪怕北虏的中枢,对于走私也很重视,但其内部各部族、边地豪强的私下交易,却始终难以彻底杜绝。
这跟北虏的体制是有直接关系的。
楚凌深知这一点,也正因如此,他才更愿意将药材贸易作为筹码,与北虏展开博弈,看谁对边贸掌控的更好,这样的机会楚凌肯定是不会错过的。
“来这里的人,不像是喝茶的,倒像是在打探消息的。”在楚凌思量之际,徐云将茶盏放下,娥眉微蹙的对楚凌道。
“观察的还挺仔细。”
楚凌夸赞道“夫人说的没错,茶馆,酒馆,甚至是勾栏所,这都是不错的消息集散处。”
“你看着有很多人,一个个穿的不错,实际上,他们就是很多商号商行的人,目的就是为了散布消息,或者打探消息。”
“这样行情就能操控了。”
“一味药材的售价,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根据行情而起伏的,可这个幅度到底该多大,是涨是跌,就需要管事的来把控了。”
“在该上涨的时候下调了,这明显会损失很多,而在该下调的时候上涨了,这无疑会损失很多客源。”
“夫君为何了解这么清楚。”
徐云有些诧异的看向楚凌。
似乎在这世上,没有自家夫君不了解的。
“看透一些本质就够了。”
楚凌淡淡一笑,“天下熙熙皆因利来,天下攘攘皆因利往,这世上的任何事,都是围绕着这个运转的。”
“铛!!”
楚凌话音刚落,一道铜锣声响起,叫本吵闹的茶馆立时安静下来,随即不少人朝门口、窗口涌去。
楚凌他们坐的是靠窗的,故而有不少人涌了过去,这叫李忠、张虎、陈升他们立时起身,警惕的看着走来的人身上。
“这是抓住偷税漏税的啊。”
“别是逃税的吧?”
“不是没有可能。”
“嚯,这阵仗不小啊!”
“茂兴药行对外期间,对宣课司上报假账,经查差额高达二十七万之多,逃缴税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