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年方八岁,被仓促拉出登基称帝! > 第十三章 命运(1)

第十三章 命运(1)(1/3)

    圣君、明君、仁君、贤君、暴君、大帝……对于上述这些称谓,楚凌是一点不在意,名声这玩意儿,你越在意它,就越会有人从中算计,这反倒会成为束缚自己的枷锁。

    楚凌就明白一个道理,史书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活在当下,做好自己想做的即可,与其在那里纠结于虚名,不如专注于实现抱负与追求。

    人就这一辈子,算算不过三万多天,做好自己即可。

    作为大虞天子,向来只有他去点评臣子,何来臣子置喙之理?

    牵扯到大虞的未来,楚凌早已绘制出一幅宏伟蓝图,内外兼济下,让国力稳步攀升,唯有这样方能持续变强。

    解决内部的遗留问题,是现阶段的首要问题,任何人都不能违背这一主旋律。

    做好份内事,这绝非什么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

    先前的大虞,有太多的人在其位不谋其职,这给大虞是带来深远影响的。

    “这是要出事啊!!”

    “是啊,宗藩都牵扯其中了,这还了得!”

    “陈王到底想干什么?为何跟一些人涉足粮布边贸?”

    “不止是这样,其所在藩地治下,还私建有十数处铁坊,豢养数千匠户……”

    廉政总署,议事堂。

    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声,打破了此间的平静。

    而谈及的事宜,让这里气氛格外压抑。

    夏睿、廖烺、雷燮、蔺东、黎沅等一众廉政总署官员,个个是眉头紧锁,神情凝重,显然这些消息对他们而言太震动了。

    起初廉政总署查的,是牵扯到边榷员额竞拍的相关事宜,可随着事态的发展,事情也跟着变复杂了。

    这前后的形势是一变再变。

    尽管他们已非初涉仕途的新人了,经过此前的历练与磋磨,对于朝中的形势,都是有着自己的判断的。

    可是眼下的形势并非这样啊。

    好端端的,在这关键时刻,爆出这样的消息,这很难不叫人多想啊。

    对于大虞而言,因为发生过逆藩叛乱,所以有任何的风吹草动指向这里,就会叫人警觉起来。

    正统朝初期的叛乱,是引起大虞内外皆乱的。

    如果在那个时候,没有太皇太后坐镇中枢,更有一批贤能为之而动,恐大虞将丢掉很多疆域,这屈辱可就大了去了!!

    有些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大虞有今日极其不易,岂能容得半点闪失?

    夏睿沉声道“此事非同小可,需即刻上报陛下。”

    廖烺点头,眉头紧锁“陈王此举恐有深意,必须查个水落石出。”

    雷燮接口“边贸铁坊,牵一发而动全身,需严防其背后势力。”

    余下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中皆知这场风波,怕是要掀起巨浪了。

    陈王楚霸的藩地是在宗庆道治下的,而与宗庆道相隔的就是东吁,这里本该是大虞所辖疆域,但因为一些原因,使得在太祖朝初期就不再归大虞了,有几次,大虞都要收复这片疆域了,却因种种变故未能如愿。

    如今陈王涉足边贸,私建铁坊,无疑是加剧了这一带局势的复杂性。东吁的动向亦需密切关注,以防其借机生事。

    “你们说,当初宗庆道治下所出叛乱,会不会有陈王的手笔在?”

    在氛围凝重下,叶启深吸一口气,看向堂内众同僚,语出惊人道,“还有,在陛下颁布旨意,召诸藩进都祭祖,在诸王之中,属陈王是最拖沓的,这也是北疆传回露布飞捷,陈王者才赶来虞都。”

    一言激起千层浪。

    叶启的话如重锤击心,众人心中疑云更甚,不少人的脸色更是变了。如果真是这样,那事儿就更复杂了。

    “此言非虚。”

    蔺东沉吟道“若真有其事,恐牵连甚广啊,但眼下没有直接的证据,这……”

    “这就需细细追查了。”

    夏睿皱眉道“特别是陈王与东吁方面,是否存有秘密往来,如果真的有,那这事儿就不是廉政总署能插手的了。”

    众人默然。

    廉政总署是查内部贪腐、徇私舞弊、以权谋私等事的,若涉及外藩勾结,则需要对应有司负责了,可这件事不是查出来的,而是在虞都内外散布的消息,被很多人议论这才引起警觉的。

    这就耐人寻味了啊。

    消息来源成谜,背后或有更大阴谋。

    与此同时,在宗正寺。

    “殿下,您真不打算去廉政总署?”

    郭煌犹豫了许久,不时看向王瑜,但见对方没有反应,终是下了决心,遂对坐于主位的楚徽作揖拜道“夏睿他们得知一些消息,就聚在一起谈论陈王诸事,此事还在虞都内外闹得沸沸扬扬,恐……”

    “恐什么?”

    楚徽眉头微挑,看向郭煌道“恐他们会联名上疏到御前?”

    郭煌沉默了,心中却暗暗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