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圣人弟子,长生的我奉师命下凡 > 第59章 立储之始

第59章 立储之始(1/2)

    一个月后。

    上官未雪回到了四喜茶楼。

    思儿看到了韦喜留下的东西,知道了这位东家的过去,以及这位上官姐姐与东家的关系。

    按照道理,她是应该改口的。

    可是思儿看着上官未雪,那句“东家夫人”刚到嘴边又觉得烫嘴。

    上官未雪见状笑了起来。

    “你连李叔都喊得,按照原来的样子称呼我便是。即日起,我就留在这四喜茶楼,保证你的安全。”

    思儿闻言点头,脸上的哀伤像是冲淡了些许。

    她想起正事,立刻取出自己刚准备三份茶叶,开口道。

    “上官姐姐,我又准备了三种新茶,希望上官姐姐可以帮我参考。”

    上官未雪点了点头,注意到这三种新茶的名字。

    “西河茶,东湖茶,还有醉仙茶。”

    这丫头,真不愧是韦喜带出来的。

    上官未雪有些哭笑不得。

    但她如今可以共情到了思儿的情绪,站在韦喜的立场上又感到熨帖。

    毕竟,谁都希望自己的善意可以得到回报。

    思儿回报韦喜的方式。

    那就是将他记住。

    上官未雪这大半辈子,陪着韦喜东游西走,也想要将更多的东西记下来。

    于是,二女开始认真鉴赏起了新茶的品种。

    短短数月的时间。

    上官未雪就成了一个老练的茶客。

    她与思儿二女,各有千秋。

    最初只有思儿的时候,老客们戏称思儿是“解忧西施”。

    如今来了一个相貌更翘更俊,而且看着就不好惹的上官未雪。

    原本还有些暧昧的“解忧西施”的称号就无人提及了。

    “四喜双姝”

    这是对于茶楼这一大一小的称呼。

    ……

    韦喜走了。

    李灵运觉得自己与剑池的联系,好像也已经断了。

    他回到京师,照例给弘道帝讲解了道法。

    然后闲来之时。

    找到徒弟玉致,与她下几盘棋,斗几回合的剑,这好像就是他心里仅剩下的一点充实了。

    对了,还有花间楼!

    李灵运向弘道帝张口,表示想要在京师开一座花间楼,专门是负责编排词曲的。

    弘道帝本人沉迷道术。

    可是他对这种可以放松心神的东西,同样是来者不拒。

    毕竟,修道最忌讳的就是迂腐和假清高。

    弘道帝努力修道,但是这也不耽误他享受。

    而且,国师这般仙人的品味,弘道帝还是相当期待的,正好也打算卖一个惠而不费的人情给国师。

    于是一道圣旨落下。

    直接扫平了建立花间楼的一切阻碍。

    京师的大人物不知道花间楼背后东家的来历,可是能让宫里亲自打招呼的,岂是等闲之辈?

    待得花间楼开幕之日。

    许多在京师地界,有头有脸的人物前来捧场。

    李灵运化名花间楼主,将自己对于《花间词赋》的理解,与对剑舞的感悟杂糅到一起。

    这算是将韦喜的身后之事发扬光大。

    ……

    一晃眼,五年过去。

    弘道二十五年。

    皇长子“朱载熙”到了可以立储的年纪,朝中大臣纷纷启奏,请求册封皇长子为太子。

    “太子”这个称呼。

    对大明来说已经是一件很久远的事情了。

    大明上一次册立太子,那还是八十年前,兴帝即位时册封皇长子,也就是后来的农帝为太子。

    在那之后,农帝在位二十四年。

    他只培养了皇太孙,但是没有册封太子。

    等到玄皇和武帝父子的时代。

    武帝没有子嗣,于是册立了当今陛下为皇太弟。

    那同样不是太子。

    好不容易经过弘道帝在位的这二十五年,朝臣们的权力得到了十足的长进。

    相较于“夺嫡”的那一撮小人。

    “立储”才是朝臣们稳固自身利益的关键。

    本来,他们还没有这么紧迫的。

    这一切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二皇子朱载建。

    大皇子“朱载熙”的性子内敛,为人称得上性子忠厚,为人老实。

    这样的性子与人设,堪称是臣子的最爱。

    毕竟,性子忠厚就不会像弘道帝一样杖责臣子,为人老实就不会想着要夺回权力。

    只等大皇子将来登基,朝臣们立下“君臣共治”的传统。

    这就可以从根本上稳固他们到手的权力,不用再担心会被皇帝给收回去。

    相比之下,二皇子几乎称得上是一个年轻版的弘道帝。

    除了他没有那么沉迷道术。

    其余,诸如敛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