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圣人弟子,长生的我奉师命下凡 > 第37章 石氏中风

第37章 石氏中风(1/2)

    时光飞逝。

    打从熙宁十二年起,就被下旨夺爵的荣国公府。

    靠着当初熙宁帝金口玉言,留下的恩旨,竟然一直延续到今天。

    经历三朝,接近三十年的光景。

    而今,弘道帝登基即位。

    重用其外祖“李成江”,这仿佛给了荣国公府希望。

    李成江做了五年的户部尚书,又获得弘道帝的提拔,进入内阁参与朝政。

    而接替他的新任尚书,同样是由李成江举荐的。

    一来二去,如今六部之中,有其中两部皆与李成江有旧,是名副其实的朝中第一势力。

    以李成江为首,与其他派系展开斗争。

    这是官员之间的。

    然而,大明设立“内阁”议事的惯例之后,六部与内阁同样没少争吵,又称“阁部之争”。

    这是在争夺因为弘道帝放权,所以空出来的政务权力。

    至于最终的胜负。

    还是需要弘道帝亲自下场裁决。

    在此之前,内阁与六部达成一定的共识,是针对朝政的处理。

    千万不能让弘道帝抓住破绽,导致好不容易到手的权力再被收回去,不然谁就成了朝臣中的千古罪人。

    李成江的显达,也让荣国公府跟在他后面沾光。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荣国公府这个被废掉的勋贵,好像又有了卷土重来的可能。

    不止外人这么想。

    荣国公府一家老小同样等在府里,期盼着天上掉馅饼。

    所以,他们从弘道元年一直等到了弘道七年。

    石老夫人满面春风,甚至还准备好了带着一家老少,荣归故里,到已故荣国公“李草芥”的墓前告诉他这一切。

    可这等一天,她就得失望一天。

    短短七年,石老夫人的身体都憔悴了下来。

    当初风韵犹存的徐娘半老。

    历经三十年的风霜。

    如今她也成了牙口不行的老妪,但石老夫人还在争取多活上一些日子。

    否则,荣国公府在大明一朝可能就要成了绝响。

    然而——

    天有不测风云。

    石老夫人突然中了风,导致下半身不能动弹。

    她的性命是保住了。

    可是如今就连同晚辈说话都无比费劲,每一个字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一样艰难。

    李成海带着儿孙守在老祖宗身旁。

    不多时,李玉凤替父前来探视。

    至于其父李成江,如今还在宫中议事,等晚些才能过来。

    石老夫人见了李玉凤,颤颤巍巍伸出手,抓住李玉凤的胳膊,口中艰难吐字。

    “国……国公……府!”

    李玉凤对待这位老人,也是打心底尊敬。

    虽然他不是石老夫人带大的,可是石老夫人进京这二十余年以来,对待李玉凤当真比亲孙子还要热情。

    即便这种热情带着目的,但人心都是肉做的。

    李玉凤人微言轻。

    可是他有一个做太后的同胞长姐。

    石老夫人没少让他询问爵位的事情,李玉凤每次应下,但事后又按照他爹的吩咐,没有将这件事捅到宫里去。

    今日见着石老夫人这模样。

    李玉凤立刻保证,会努力将这件事情给办妥。

    ……

    等他晚上回到府中。

    将这事告诉了其父李成江。

    李成江对李玉凤不与他商量就直接打包票的事情有些不满。

    但考虑到事出有因,他没有发作。

    说来,李成江作为国公府的子弟,他内心深处当然也是希望恢复国公府的。

    可是这事情面临的压力不小。

    他如今作为朝中风头最盛的人物,又是内阁的成员。

    不少底下的同僚,都等着要揪他的错处,希望能从李成江的身上咬下一口肉来。

    再加之,李成江担任户部尚书期间。

    他为了配合弘道帝,没少得罪朝中的保守势力。

    如今可谓是群敌环伺。

    荣国公府想要恢复爵位。

    在法理上,需要由弘道帝来推翻其祖父熙宁帝的旨意。

    且不提弘道帝愿意与否。

    即使他愿意,李成江要付出的代价也绝对不小。

    时至今日——

    李成江早就不会天真的认为,坐在皇位的那人就是自己的外孙了。

    他亲历过三朝帝王,清楚这些帝王的秉性。

    农帝外热内冷。

    武帝权术至深。

    至于如今的弘道帝,他的权术水平兴许暂时还不如武帝,但是要论精明程度,这位绝对是大明数得着的人物。

    最擅长待价而沽!

    李成江可以肯定,弘道帝肯定想到过荣国公府的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