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圣人弟子,长生的我奉师命下凡 > 第108章 都城北迁

第108章 都城北迁(1/2)

    宫室之内。

    皇太孙朱崇武,听着身边的大伴讲述皇子府之事。

    朱崇武对他爹纳侧妃的事情,心中并无波澜。

    自己是皇祖册封的皇太孙。

    摆明了,未来大明江山就要落到他身上。

    一切的危机感都始于底气不足。

    他背靠国朝之势,若是这样还让后来人抢先了,自己也就辜负了皇族这十年的教导。

    为君者,当有一种胸怀天下的霸气。

    不过,朱崇武对于打探他父王的私生活,还是挺有兴致的。

    当他得知父王竟然带着新纳的侧妃一起读道藏,一起采香、制香、磨香的时候,朱崇武还是有些始料不及。

    怎么说呢。

    这世上只有旁人想不到的,恐怕没有他父王做不到的。

    这夫妇俩要是整日忙着捣鼓香火。

    他日父王若是与那位李侧妃诞下子嗣。

    说不得,就是一个天生修道的苗子。

    “父王这脑回路,唉。”

    朱崇武笑了一声,很快面前的大伴会意,立刻将那李侧妃的家世来历,整理成一张清晰的关系图摆上来。

    “原来是与父王一起去北平的李郎中,还是出身荣国公府的。他日到了北平,怕是父王有得头疼了。”

    ……

    冬去春来。

    到了熙宁十八年。

    李灵运的实力突破到五品圆满,升任棋院的副院长。

    同样是这一年。

    将作监与工部联合向熙宁帝上书,陈述北平新城的建立完成。

    皇家行宫有着前元的规划,再加之早年的提前布局。

    如今已经完成了大半。

    足以让熙宁帝和宫中皇子,后妃居住。

    此外,各街坊的官署与衙门全部落成,金陵的各大机关可以直接投入运转。

    如此一来,迁都之事可以立刻进行了。

    历经永兴、熙宁两朝,前后接近四十年的规划。

    大明迁都一事总算平稳落地。

    熙宁帝先是加开了朝议,提前处理完公文。

    紧接着,各衙门中枢短暂陷入停滞,可是得益于这六十多年来,大明形成的为政秩序,得以将影响力收束在京师之外。

    金陵大小人家,开始准备搬迁。

    李灵运的国师府,这里得了熙宁帝的恩旨,没有回收,仍然允许他到时回来居住。

    于是,他只带上了一些随身之物,还有府里养的宠物。

    太上皇留给他的胖虎,还有府里的白鼠精。

    这胖虎如今也长成了成虎,横向发展的态势仍然没有停止。

    李灵运打算替它寻找一只凶悍的母虎,看看能否让这个金贵的胖小子焕发出第二春来。

    一行人坐着马车北行。

    这趟迁移的规模不小,出于维持秩序的需要。

    皇族、勋贵、朝臣、书院等等,全部都要分批次进行。

    一连忙活了三个来月。

    朝廷才算是重新在北平安顿了下来。

    他们向北,而秦王一脉则照例是往南面走。

    老秦王年事已高,有意留在京中,熙宁帝特许他留下,并且留下其幼子“朱北临”陪同。

    秦王世子则率领子孙迁往金陵。

    ……

    李灵运搬到新设的云王府,立刻就得到了老秦王的邀请。

    这算是二人第一次见面。

    因为秦王昔日在北平就藩,几十年不曾离开过北平封地。

    李灵运则一直待在金陵。

    他为数不多出远门的经历,最北也不过只是到过汴梁府,距离北平还有不远的距离。

    诸般巧合之下。

    李灵运袭爵云王二十七年了,还从未与秦王这位国师故人见过面。

    他登门拜访,如愿见到了秦王朱益顺。

    这位当今大明皇族内的最长者,同样也是开国时就钦定的诸王之首。

    秦王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

    其五官的轮廓与神韵,倒是与已故的太上皇颇有几分相似。

    少了几分威严,多了几分铁血。

    李灵运透过秦王,缅怀已经驾崩接近十年的太上皇。

    只是,今日这么做的不止他自己而已。

    秦王夫妇,同样是通过李灵运的这张脸,追忆一位已经远去的长辈。

    而且,秦王和已故的太上皇只是神似而已。

    李灵运则不然。

    他如今的年纪,正好是国师容貌定格的年纪,堪称是他平生与国师相貌最接近的阶段。

    二人许是真的情到深处,秦王情不自禁呢喃。

    “师伯……”

    秦王幼子“朱北临”就站在李灵运身旁。

    他亦是书院的弟子。

    虽然不是棋院的,但是仍然称他的职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