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拒绝,答应了会代为转达。
只不过,李灵运心里对这事的态度并不乐观。
当今陛下熙宁帝。
他人如其名,对天下的抱负也如同年号一样。
熙,光明兴盛。
宁,太平安宁。
熙宁帝尚为太子之时,就主持了国朝的农政之事。
如今上位之后致力于农业开垦,重用农院人才,好让这大明的土地上可以养活更多的人。
这出发点当然是好的。
而且,李灵运知道熙宁帝的另外一大重心,落在准备大明迁都的事宜上。
当朝廷的精力落在北方时,维持南方的稳定就成了一种现实需要。
这一点上,在南方经营多年,而且有着名声极佳的五阳寺,就成了熙宁帝眼中的一枚重要棋子。
更别提,时任方丈法海又是一个简在帝心的聪明人。
他知道熙宁帝热衷农业。
于是发动五阳寺上下在南方开垦农田,大力耕作,而且如数上交了被皇家赦免的那部分田赋。
李灵运虽然没有过多关注五阳寺吞并佛门的过程。
但是,如果法海的吞并,本身是将原本可以减免赋税的僧田,转化为正常交税的民田。
那么这事情落在熙宁帝的眼里,不仅不是过错,反而是有功。
基于这点。
金蛇剑君口中的“过失”,在熙宁帝眼里可能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错误。
哪怕真的有臣子将事情摆到明面上。
撑死,不过是让熙宁帝暂时记上这一笔。
要他暂时腾出精力整治南方,这显然会影响到朝廷的北方大计。
李灵运站得高,看得更明白些。
不过,金蛇剑君的话,他是会代为转达的。
至于熙宁帝采纳与否。
这就不是自己能决定的了。
……
金蛇剑君得了云王的许诺,心中稍微安定一些。
他选择向云王求救,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毕竟,在今日之前。
五毒教对大明朝廷的态度,其实是一种“听诏不听宣”的做法。
尤其是在斩妖的问题上。
大明朝廷下达命令,他们五毒教会全力配合。
但是只要朝廷不说话。
即便当地的官员有所差遣,五毒教基本上是打太极混过去的。
这与五阳寺的讨喜恰恰相反。
所以说,金蛇剑君心里也没有多大的底气。
好在——
自己这次夺下了剑池颁布的“剑宗”之称。
如果到五阳寺的面前,想来还是能有几分脸面的。
他们做得太过火,那就是不给剑池面子。
这事情闹大,哪怕法海有其师“南僧”的名声作为支撑,也担不起这样的因果。
毕竟,就连南僧本人都是受过国师恩惠的。
……
金蛇剑君刚离开信州之地,准备南下返回五毒教。
有人已经拦在了路上。
等到金蛇剑君反应过来时,周围赫然立起十八位铜身武僧。
这是佛门阵法,十八铜人。
金蛇剑君脸色微变,手中金蛇剑抽出,料峭剑光挥出,剑气游走形同奔舞的狂蛇。
本欲是直接破开这铜人阵。
然而,那十八铜人忽然双手合十,周身铜身变亮,化作了金身。
金光落至一处,宛如铜墙铁壁一样。
那剑气轰然射去,只在巨响声之后就消散无踪。
金蛇剑君这时看出了门道,脸色大变。
“你们是金山寺僧人?好大的胆子,竟敢背着朝廷与五阳寺走到一起!”
话音刚落,就有一双金光灿灿的罗汉掌拍来。
同样是四品之境。
金蛇剑君收剑与其对掌,得以窥见来者的真面目。
“你是圆仁和尚,金山寺菩提堂首座!”
圆仁和尚今年五十来岁,可是常年修炼外功横炼,身形仍然像虎熊一样壮硕,赤手空拳接住金蛇剑君的挥剑。
“五毒教负隅顽抗,合该去见我佛。”
周围十八铜人取出降魔棍干扰金蛇剑君。
两面夹击之下。
金蛇剑君立刻就败下阵来。
圆仁和尚抓住破绽,卸掉了他的金蛇剑,另外一掌落在胸前,直接震断了他数条经脉。
不多时。
十八铜人将金蛇剑君架起。
圆仁和尚见他的喉咙仍有动静,又是两掌劈向肋骨。
两道清脆声音落下。
这是两块金制的蛇形暗器,名为金蛇锥,与金蛇剑君手里的金蛇剑一样,同为五毒教的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