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历史大乱炖,我打造华夏千古城 > 第679章 我回来了

第679章 我回来了(1/2)

    一个在村口老槐树下玩石子的小孩看到这一老一小两人,身后还跟着一队唐卒,他有些惊恐的站起身来。

    本想跑的,然而看到牛忠唐的岁数比他大不了多少,而士卒们也没有那种凶神恶煞的样子,于是又站住了脚步。

    试探的问道:“你们……你们是做甚的?村里,村里已经没有粮食了,你们去别处吧?”

    牛二郎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话给问懵了。

    哆嗦着从牛忠唐的兜里摸出一块先前景区供给的能量棒。

    无视了儿子幽怨的目光,撕开来递给那小孩。

    笑着道:“小孩,你是哪家的孩子呀?我呀,不是来征粮的,我家就在这。”

    小孩小心的接过能量棒,又迅速的退后几步。

    依旧警惕的说道:“我爹叫牛石头,你说你家在这,那我怎么没见过你!”

    小孩说完,嘴里的口水已经被能量棒透出的香味给勾了出来,试探着咬下一口,两眼瞬间放光,却是不再继续吃,而是小心翼翼的收到兜里。

    这年头兵荒马乱的,京兆人又怎么了?乱兵第一个嚯嚯的就是京兆百姓。

    就连这六七岁的孩童,都被迫的早早成熟懂事。

    牛石头,这名字,牛二郎也不认得了,看着小孩的岁数,怕是自己离家时这人也还没生。

    他继续笑着对小孩道:“我离家四十年了,你不认识我倒也合理,可以带我去牛大郎家吗?你认识这人吗?”

    那小孩仰着头,挠了挠脑瓜子想了想。

    突然撒腿狂奔,边跑边喊道:“太婆!太婆!有个军爷找阿翁!”

    阿翁?

    牛二郎的脑瓜子嗡的一下就晕眩了起来。

    随后,是狂喜。

    太婆,阿翁?

    阿娘还在!

    当即不再多想,加快了脚步往村里走去。

    拉着几辆牛车的新军士卒们对视一眼,也快步跟了上去。

    走没几步,就听见一处院子里传出一个老妇人的声音:“大郎已经死了!石头也死了,你们难道还要征走我曾孙吗?走!都走!”

    石壕吏里写的,可不是说瞎话的……

    “娘!!!额回来了!”

    牛二郎拉着牛忠唐在院子外跪下,声嘶力竭的喊出这句话。

    这一跪,这一句,他等了四十年。

    这一声惊动了村子,周围院子七八个老妇人从围墙里探出头来,又眼神黯淡的回去。

    老妇人眯着眼睛瞧着院外的老男人。

    由于常年的劳作,眼睛早已经看不清了。

    由于耳背,她说话的声音格外的大。

    “啥?你饿?啊不是征兵的呀,这……家也没有余粮啦,你走吧!”

    突如其来的话差点愣是把准备流泪的士卒们的眼泪给憋了回去。

    现在是憋笑时刻。

    牛二郎却是不顾这些,他跪行着上前。

    凑到自己母亲身前,继续哭着叫着:“阿娘,额是二郎啊,额回来了!”

    这下老妇人终于模糊的看出了眼前人。

    “二郎,你是二郎?”老妇人呆愣愣的看着牛二郎,双手哆嗦着摸向儿子的脸。

    随后放声大哭。

    再次见到儿子的老妇人没在意院外车子上的赏赐,没在意朝廷赐下的五品乡君封号,没在意儿子做大官了。

    她只知道儿子现在穿的衣甲破旧,肯定是饿了!

    于是老人家老态全去,风风火火的给儿子做吃的,又拉着自己的小孙子各种疼爱,问多大了,叫啥名呀。

    又是招呼着护送牛二郎的士卒喝水。

    眼里只剩下家人和他以为带儿子回来的士卒们。

    “牛榆钱!过来!叫二耶耶!这是你阿翁的弟弟!”

    “你叫忠唐呀,好好好,就是这眼睛蓝蓝的,好看呢,你娘呢?怎么没一起回来呀?”

    “你们都是二郎的袍泽吧,家里没酒,喝口水吧。”

    好在没真的让老太太煮家里那点点掺杂着沙砾的陈粮。

    新军士卒们很有眼力见的把家里的米缸水缸全装满了,又把各种腊肉啥的挂满,部队供应的军粮也放进屋里。

    这顿饭,牛榆钱吃的狼吞虎咽的,而牛二郎则是仔细的喂着母亲吃饭。

    这辈子没吃过几次肉的老人,四十年没笑过几次的老人,今日的笑容就没停过。

    次日清晨。

    牛家戴孝。

    牛二郎还算是幸运的,至少他娘等到了他回来,他也尽了最后的孝道。

    安西军士卒有些是全家去西域的,而回来的这批三百人,是家在中原的。

    绝大部分老卒回到曾经的家中,见到的只有荒凉破败。

    最后,也只能在当地老人的帮助下找到父母的坟,如果有幸入土为安的话。

    华州,华山下的一处小村庄。

    此时刚被封为华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