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历史大乱炖,我打造华夏千古城 > 第650章 贞观的决心!

第650章 贞观的决心!(1/2)

    路过王羲之的玉润庐,众人七拐八拐的在山里走着,这次去的地方比之前的指挥部都深入。

    好些人都发现了不少的明哨,这还只是给他们看到的,看不见的估计脚边都有……

    大伙也明白了这次官方是动真格的了。

    虽然以前也以为人家是动真格的……

    但显然工业克苏鲁的本事不是古代人能想象到的。

    复行数百步,豁然开朗。

    山体,裂开了。

    伪装卸下,一道巨大的金属门缓缓打开。

    跟来的古人们,全部呆愣当场。

    眼前的一座山,或者说是好几座山,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掏空了。

    同时山体内部还有车道,军绿色的车拉着一个个集装箱或者是超限货物,借调来的半挂在隧道中排队等待进入卸货场。

    一队队士兵荷枪实弹在站岗巡逻,见到他们,也是立马立正行礼。

    去过天南的古人们下意识的回了个军礼,不过眼睛还是呆呆的看着眼前震惊的一幕。

    为了支援古代,也为了保密,官方在摊牌后就开始修建正规的转运场。

    之前古人们也就是买了东西往院子里一藏,随后直接传送走,小打小闹还行,要搞整个位面的科技突破,还是太糙了。

    霍启明介绍着。

    “这是工业口转运场,之前一段时间北工和宝利都在紧急生产第一次工业革命水平的产品,包括蒸汽机,纺纱机,锻造机,矿山设备,船用轮机,蒸汽机车,轨道钢,燧发线膛枪等等。

    轮船也在制造,但得在港口接收,同时也需要大唐那边有人在港口进行传输。

    同时,本次支援,还需要大唐提供尽可能多的员工在业余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当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难度不高,简易版的对于大唐百姓来说还是能上手的。

    我们主要是给训练适应工业化的管理人员和技术维护人员。”

    一边说着,一边带着大家参观支援的货物。

    一集装箱一集装箱的货码放了几层楼高,巨大的龙门吊不知道怎么安装进来的。

    没法进集装箱的蒸汽机车等货物,则是就那样整整齐齐排列在那,漆黑的外壳,黑红相间的配色尽显高端。

    李世民不由的有些担忧问道:“那个,有规则说是不能单笔超过五万,这个?能送过去吗?”

    就见霍启明嘿嘿一笑。

    上前拍了拍蒸汽机车的外壳。

    “这个配件,造价是三千七百块,整车的配件造价都不会超过五万,至于它们现在成了一个整体,那有啥的,不过是码放方式巧合了而已~”

    霍启明又继续道:“船体是焊接的,也是这个道理,懂吧?”

    李世民的眼前一亮,这不就是卡bug嘛,一列火车虽然贵,但我受捐的是配件,和火车有什么关系?

    大家看的是真眼红啊,原本大家都觉得自家条件不够或者是求稳,但现在看着如山般的物资,谁看了不眼红啊!

    不过说好了是贞观那就是贞观,大家等着学习先进经验就行了。

    不过等到看到农业仓时,那是彻底眼红了!

    霍启明看着眼前堆积成山的粮种和储备粮。

    向李世民认真道:“从今天开始,大唐可以先不管吃饱饭的事,我们会全力增援高产杂交稻和各类高产种,你们之前在市场自购的会退化,以后种子可以统一由专门分立的种子公司提供。

    贞观初年的天灾在贞观四年才有所停歇,所以口粮我们也会尽力提供,不过只能是两年的陈粮,您多担待。”

    完了还补上一句:“五千万人吃一年的粮食,两千万吨,够吗?仅限贞观啊,虽然储备粮够多,但如果全位面都支援,国家也会有粮食危机的。”

    李世民颤抖着手握着霍启明的双手激动道。

    “够……够了!太够了!那个……要不我给二号跪一个吧,不然这粮食我……我拿的不踏实啊!陈……陈粮又如何,能活人就行啊!”

    不怪李世民失态,实在是,五千万人吃一年的粮食,说拿出来就拿出来了?

    这是什么家底?

    换了任何需要粮食的朝代,你丢出来这么多粮食让皇帝给你跪一个,两千万吨啊……整个大明粮食总产量的峰值也就两千五百万吨。

    事后砍不砍你的另说,为了这口吃的,至少老朱是真的敢跪一个。

    霍启明看着李世民这个样子,以及其他朝代人羡慕到眼红的样子,琢磨着要不要说这只是主粮,别的还没算呢……

    比如蔬菜,罐头,等等……

    属于是国家给大唐兜底了,尽可能让大唐丝滑跑步进入工业时代。

    朱元璋看着这些成山的粮食,眼红的很彻底,哪怕知道这些不是白给的,哪怕是成本价,但以后都是要一点点还的,但他也依旧眼红。

    在霍启明小心的告知肉菜缺额也会尽可能供给后。

    老朱彻底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