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历史大乱炖,我打造华夏千古城 > 第609章 对话古今,被带偏的孔子

第609章 对话古今,被带偏的孔子(1/2)

    不过紧接着,青年就安慰不了自己了。

    “摄像机呢?人呢?藏哪了?导演?别闹哇,真的要期末考试的。课文都还没教完啊!”

    到处的翻找场地,发现一无所获后,认真的看向了孔子。

    就见孔子依旧保持着淡定。

    “怪力乱神者,吾从不妄言,但似是有什么未知,让你我相见于此。”

    孔子说着,还看了眼台下观众。

    嗯,这群人就是所谓的未知。

    “这位先生,也是在教着学生吗?此间事物,非各国形制,丘还望先生解惑。”

    青年深呼吸了几口气,转过身,朝着孔子深深一揖。

    然后,搞笑的一幕来了,孔子强迫症般的上前纠正了一下作揖的手势。

    “嗯,这样才对,舒服多了。”

    整的台下憋不住,一阵哄笑。

    “呃……这个不重要,差不多都差不多,晚辈,也是教师,这是2025年的教室,2025年,也就是您的时代的两千多年之后,这些东西,哦,东西一词您那还没有,这些物件是后世的教具,这个是投影仪,这个是黑板,这是粉笔,这是……”

    忽略了孔子口中嘟囔的这个很重要,青年开始兴奋的介绍起后世的教室来。

    孔子很快就忘了青年的失礼之事,转而关心起所见到的一切。

    那眼神中带着欣慰,带着欢喜,没想到后世人的条件那么好,要是自己那时也有,想必能让更多人知礼明理吧。

    接着,孔子的目光看向了桌子上的语文课本。

    翻到的那一页,正是论语。

    “此文字吾居然能看懂,妙啊!如此简单易懂的文字,识字岂不是更容易了?”

    不过很快他就注意到了上面的内容。

    “这……这是?”

    青年拿起课本递给孔子。

    “夫子,此乃后世之课本,这一篇,乃是记载您和您弟子的言行的着作,名曰:论语。”

    随后又补了一句:“后世两千年,都在学呢,如今,只要是个孩童,都能念出几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孔子拿着课本的手微微颤抖着。

    “人人都知?人人都学?岂不是天下人人皆知礼明理?”

    孔子眼中带着希冀,那是他做梦都想看到的世界。

    他想要的世界,是一个和谐有序,天下为公的世界,他一生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理想。

    而如今,他在青年的口中听到了什么,是天下人人在学论语。

    然而……

    “夫子……后世之汉朝始,就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天下两千多年,并没有真的大同。”

    孔子听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先是皱了下眉,而后听到后半句,更是失望透顶,甚至有点怀疑起了自己。

    青年看出了孔子的失望,心里一咯噔,走到一旁道:“坏了!这给人家孔夫子搞emo了怎么办!回头人家回去摆烂,那我这不作孽嘛!”

    想了想,他走回孔子身边。

    “夫子,您别太灰心,不是您的思想有问题,有问题的是人的私欲,懂得最多道理的人,往往也难免跟着自己的私欲而走。

    而如今的华夏,虽还未说的上真正的大同,却也有了千百年未见的盛况,人人吃饱饭,人人有书读,人人有衣穿,您看这个。”

    说着,他帮忙把书翻到了一篇课文。

    “最可爱的人。”

    在孔子看来,简单无比的文字,无比简单的用句,却写出了为什么华夏有盛世,为什么人人能吃饱穿暖有书读。

    “这是先辈援朝的故事,朝鲜,也就是那个箕氏侯国,我们有为了人民战斗的英雄,有为了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领袖,有无数人前仆后继为了美好生活献出一切。

    夫子,在您之后有儒家亚圣孟子,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两千多年了,我们才等来真正践行此言的世道,您可曾听闻人民万岁?”

    孔子沉默了一阵,似乎在品着后辈孟子的话,同时眼里不停的在课本里看到现代社会的写照。

    “如此大同,我悟了。”

    孔子眼中泛出光泽,朝着青年一揖。

    “多谢先生赐教。”

    见青年要躲开。

    孔子补充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此礼先生该受。”

    接着游客们就见孔子不停的在问后世的事。

    什么后世人都吃些什么?都靠什么过活?后世的衣食住行,他都很关心。

    见孔子迟迟不问自己的事。

    青年问道:“夫子就不好奇自己的未来以及后世如何看待夫子的吗?”

    就见孔子摆了摆手:“那不重要,从先生口中可知,学了儒家之术又如何,有时候,学的越多,才越是害民,多些今日先生解惑,丘,也找到了自己的路。”

    青年好奇的问道:“敢问夫子的路在何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