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历史大乱炖,我打造华夏千古城 > 第545章 古今都得增肌壮骨

第545章 古今都得增肌壮骨(1/2)

    “您真的是始皇帝?”

    “如假包换。”

    “这也太年轻了吧?和想象中的不一样呀。”

    “您那边现在是哪年?”

    “秦王政二十四年,过完年改元元始元年,怎么了吗?”

    “那时间线不对呀,您现在还是秦王吧?”

    “说王不说吧,朕得了景区助力,提前统一华夏有问题吗?”

    “没问题没问题,政哥,那你的皇陵修的怎么样了?有图纸不?我们不好开盒,能看看设计图也行。”

    “太宗,这真是兰亭序?”

    “如假包换,哎!看就行,别上手摸!”

    “太宗就是有素质,也不瞎盖章,真漂亮啊这书。”

    “你们哭啥呀,不就是永乐大典嘛,真的是,哎,一个个都这把年纪了,泰山崩于前色不变都做不到吗?”

    “呜呜呜呜!成……赔,太宗哇,做不到,我控制不住我寄几啊……呜呜呜,后世不孝,没能护好祖宗传物,如今得见,死而无憾,死而无憾。”

    “什么就祖宗了?你也姓朱?朕和你说啊,你个学问人别搞什么迷人的老祖宗那套。”

    “问题是我真姓朱呀,祖宗当年见势不对当了乞丐才活下来的。”

    崇文馆中各种诸如此类的对话声不绝于耳。

    当然,在那之前,是持续了两小时的疯狂。

    那场面,就是什么场面都见过的二号都傻了眼。

    默默看着一群半截身子入土的老人哭呀,笑呀。

    场面极其的……恐怖。

    平日里文质彬彬,一身书卷气的专家们,此时都和得到了最心爱玩具的小孩似的。

    肆意的宣泄着情绪。

    又哭又笑的这都还好,最可怕的是几个坐在竹简堆边上,表情痴痴的碎碎念着的老人。

    这是真有可能被冲击到精神失常的。

    还是华佗施了个定魂针才把人给定下来,回天丹都管不住。

    等到场面缓和下来,整个景区能抽了空过来的员工都轮番着,没法子,实在是这群人问题太多了。

    从古至今的问题,历史丢失了多少,又有多少争议,数不胜数也。

    现在好了,都别争议了,有请当事人现身说法就完事了。

    现代人在问古人们问题,古人们也在抓机会问现代人问题。

    游客是好用,可想遇到一个真正的专家,太难了,十个专家九个砖家,他们也是见识过的。

    难得摊牌见了真本事之人。

    不得努力薅一波?

    其中最认真的,当属朱元璋。

    来找他攀谈的,先问一句:“学的可是农?”

    是,那您行行好,教教大明农学吧,咱大明百姓苦也。

    不是?那也没事,您行行好,等咱把大明百姓的肚子问题解决了您多费心。

    这一天朱元璋不是皇帝,他就是个人,一个想让天下人吃饱饭的人。

    现代的农业想直接复制粘贴到古代让所有人吃饱饭?

    不是一块土豆一颗玉米一把高产稻那么简单的。

    他也学过小说里的做法,然后实践出真知后发现,全特么就是扯淡。

    现代的粮食安全,从来不是某种作物就能守护的。

    水利,化工产业,农具农机,制度,因地制宜的育种,科学农业……

    无数农学人三伏三九的在田间地头,在实验室里熬秃头,琢磨几十年无止境的研究。

    怎么可能简单?

    说简单,那是侮辱人,侮辱知识,侮辱粮食。

    朱元璋诚心的问,笔记不停的写,和在游客们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建议里找出良策不同。

    专家们是真的从无到有的说,从建国后的水利大开发开始说,从原始种开始说,从最简单的堆肥开始到发展简单的化肥工业。

    游客们是摘颗果子给古人们,然后告诉你:吃吧,这果子可甜了。

    专家们则是问你大明那边气象条件如何?土壤条件如何?水利条件如何?

    然后告诉你如何挖土,栽树,浇灌,虽然慢,但早晚有一天,华盖葱葱,硕果累累。

    对农业的重视自不必多说,这就是脊梁骨,而对工业的重视,如今的古人们也不落下,壮骨增肌,一点不能落下。

    相里奚沈括陶成道等人拉着攀谈的工业口的专家们是相对来说最淡定的,在他们眼里,古书有价值,但也就那样。

    古人们的问题他们也乐意帮助,就是三句五句后就问起能不能互通物资?

    我们可以不要书,沙漠那旮瘩要不咱们商量下怎么打?

    关心这个问题的,除了工业口专家外。

    还有在小房间里和林霄密谈的二号。

    古代华夏要增肌壮骨,靠的是农工,现代华夏要增肌壮骨,一是文化,这点古人们很给面子,已经摆在这崇文馆了,二就是资源,十几亿的国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