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并不是怀疑沈慎,而是想帮他排除风险。
沈慎拱手回道:“陛下,父亲只是跟他们说,要去完成一件事关大炎命脉之事,原因无须多问,只需听我命令行事即可。”
听到这解释,萧万平不由眉头微锁。
“他们真的不会刨根问底?”
“陛下。”
沈慎态度郑重。
这个称呼,也是真心的。
在他们父子心中,这才是真正的天子。
“这十个人,都是父亲千挑万选,他们或受恩于父亲,或是父亲学生,身世背景,全都一清二楚,请陛下相信父亲的眼光。”
神机子沈伯章,在出山之前,曾经当过很长一段时间教书先生。
教出一些志趣相投的门生,也是情理之中。
“既如此,利阳城就交给你打理了,切莫让朕失望。”
“陛下放心,定不负天恩。”
旋即,萧万平让初正才,给了沈慎一个身份。
方祥,渭宁人氏,饱读诗书,隐士高人之后...
又替他一番乔装,变了相貌。
“记住,你头上这副乔装,不得靠近火源,遇热即溶。”
“初老,晚辈谨记。”
他和众人也已经见过礼。
当日,萧万平便下了一道圣旨。
敕封“方祥”为利阳城太守,掌管文武军政,拥有利阳城一切话语权。
那些将领,自然没人有意见。
他们只知道攻城掠地,这些个事,不是他们操心的。
能得他们陛下亲自任命,说明此人定然本事非凡。
只是杨牧卿,心中有些狐疑。
怎会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子,来当利阳太守?
还同时掌管民生军政?
萧万平知道他必然会有所疑虑,但杨牧卿不提,他自然也不会主动去说。
直到次日,杨牧卿主动觐见。
“陛下,利阳攻下来,理应派一个经验丰富的官员来守,陛下为何提拔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
萧万平微微一笑,用半真半假的话反问。
“经验丰富的官员?军师,你应该知道,朕这皇位,得来仓促,那些官员,你能保证就绝对忠心于朕?”
杨牧卿是个聪明人,听到这话,他立刻意识到,萧万平不仅仅要掌握军权,连朝中官员,都要逐步换成自己的人。
一想到此,他心中振奋,再没怀疑。
“陛下高瞻远瞩,属下佩服。”
“利阳之事,军师不应困扰,你的职责,是如何拿下玉龙城?”
“陛下,粮草兵马已经就绪,明日便可继续东进!”
萧万平双眼一抬,问道:“军师打算留下多少人马,看守利阳城?”
“依属下之意,留下五万人马,最为妥当。”
闻言,萧万平微微一笑:“多了。”
据他分析,利阳已经是姜不幻的弃子,北边有岁宁,他们大军还在侧,根本用不到五万人来守。
“那依陛下之意?”
“两万,维持城中基本秩序即可。”
“两万?”杨牧卿眉头浮现一丝担忧:“陛下,会不会太少,这毕竟是卫国城池。”
“不会,利阳周遭城郭,只有玉龙城有兵马驻扎,况且大军在侧,两万,足够了。”
杨牧卿虽然觉得不安,但也不敢反驳。
“是,陛下,属下这就去安排。”
“明日,继续东进,攻取玉龙城。”
“遵旨!”
翌日,万里无云,天清气朗。
二十五万大军,在龙辇的加持下,士气高昂,浩浩荡荡往东继续进发。
行得一日,歇息之时,杨牧卿拿着堪舆来到萧万平跟前。
“陛下,再有两日,我们便能到达万古山脉。”
“万古山?”萧万平点了点头:“说一说。”
“回陛下话,这万古山横亘南北,中间倒是有断层,咱们要去玉龙城,必须经过这个山谷。”
“又是山谷?”
萧万平眉头一皱,想起了慕容氏的阴阳双谷。
“山谷有多宽?”白潇忍不住问道。
“倒也不窄,足有十来丈,长有两里,所有兵马并排通过,需要一个时辰。”
“如此说来,这个山谷是绝佳埋伏之地了。”
“正是!”
杨牧卿话音一转:“不过陛下也无需担心,万古山不高,届时咱们可派人马,提前占据两边山峰,防止敌人埋伏。”
“好,军师行事,朕放心。”萧万平淡淡点头。
“那属下便提前做安排了。”
“去吧。”
随后,杨牧卿离去。
他找到邓起,下令:“邓将军,你先行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