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秦,开局建运朝,平诸天万界 > 第263章 国祚

第263章 国祚(1/2)

    赵高瞥了一眼皇上的脸色,低声说道:“属下觉得,你似乎并不想见蒙盐将军。”

    胡亥笑了起来:“女子之事,岂是你能分辨出来的?”

    赵高挠了挠头,露出一丝笑容。

    胡亥道:“你可要感谢莫侯,以这种廉价纸张,若能大量生产,黔都可学会你的书法。”

    赵高心中一动,沉吟片刻,问道:“皇上,你可曾读过小臣所作之书?”

    “是的。说到书法,我自叹不如,这世上能比得上你的人可不多。”胡亥笑了起来,说道:“但你毕竟是我的师父,我的字没有你写得好,这并不丢脸。”

    “过奖了。”

    “我有一件事,一直没有告诉任何人。”胡亥低声说道:“现在的官吏,都是由官吏推荐,就连贤能的战士,都是通过推能担任。因为是别人推荐的,所以带着一些私人的想法也是正常的。我欲在咸阳兴建书院。”

    但这必然会触及到权贵阶层的利益,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会与被推荐的学生产生冲突。

    赵高显然也知道这件事的严重性,他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忍住了。

    胡亥仰起头,陷入沉思之中,叹息一声:“想要革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有很多事情要做,但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做到。如果在短期之内,有很多人的利益受到了伤害,那么,他们就会让我失去这个皇位。”

    “陛下……”赵高吓了一跳,连忙说道。

    胡亥恢复了平静,他低沉的说道:“我告诉你,你只要记住这件事情,我们以后的日子还很多。”

    改革固然艰难,但作为一国之君,绝不能因为畏惧而退缩。

    三十个郡,三个侯国,都派出了最精锐的战士,聚集在咸阳。贤良被三公九卿分配到了不同的岗位,而韩信则是将所有的战士都安置在了自己的岗位上。

    那些被推荐的人,都要经过试用期,确定可以做官,才能面见皇上。

    不过,推荐制度的变动,一直都在进行着。

    “陛下,”冯劫将自己在执行任务中遇到的问题说了一遍,“我们原本打算一郡两个名额,但这个郡有大有小,人口也有多有少,无论多大,都要两个名额,未免太不公平了。”

    胡亥道:“嗯,我也没料到这一点。这样吧,按照人数来分配,按照10万人的数量,分配一个名额,怎么样?”

    冯劫将这句话牢牢记住。

    胡亥道:“是这样的,关于改良耕地的问题,不知道陛下是否已经发现了合适的人选?”

    冯劫道:“微臣不敢大意,早就寻了几个懂农事的官员,想出了一个主意。”他仔细说:“我手下的人倒是想到了一些办法,其中一种叫做代耕术,就是在每一块地上挖三条沟渠,然后将种子撒入沟渠之中。锄草的时候,将陇中的泥土慢慢倒入沟渠之中,这样可以保护根系,也可以抵御风吹雨打。”

    “这倒是个好主意。”胡亥看着冯劫的脸色,问道:“怎么了?”

    冯劫道:“我们在实验的时候,使用了一种新型的双头犁铧,需要三个人牵着,两头牛牵着,但如果在村子里普及开来,没有足够的牛群,农夫们就只能用手去犁地,既费时又没有效率,反而起到了相反的效果。

    办法虽好,但效率却赶不上。

    胡亥劝慰道:“凡事都要一步一步来,此事不可操之过急。”他说道:“再说了,这法子种下去,到了年底,就能有结果了。”

    新办法还在试验阶段,不能马上普及,一个弄不好,几百万人都要挨饿。

    “属下岂敢怠慢?”冯劫道:“昨天,叔孙仆射把最新的爵位和爵位都交了上来,我和李由都看了。”

    “你怎么看?”

    “他的心思,似乎更加的细腻了一些,而且,”冯劫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这样,才能更好的配合现在的情况。就拿军队来说,除非战争,否则是不会设置大将的。

    胡亥微微一笑,说道:“你与李由都要好好查一查,确定没有问题,便依此行事。”

    “喏。”他点了点头。

    “来,让你见识见识。”胡亥将赵高交给他的那张纸摊开,上面写着“国祚”两个大字:“你看,这张纸是李婧亲手缝制的,你看如何?”

    冯劫先看了一眼上面的字迹,上面的字迹很清楚,他接过,拿在手里,感觉轻飘飘的,赞叹一声:“这东西可比竹简好用多了!价格昂贵吗?”

    “不高。”陈曌摇了摇头。胡亥笑了笑,说道:“材料都是一些破布、树皮之类的东西,甚至还不如上好的竹子,更别说那些名贵的丝绸了。”

    冯劫接过,仔细端详,他身为宰相,见多识广,知道这件事的利弊,于是说道:“这本书若是流传开来,就刻在赵高的名字里,让黔京城的人学会,二十年之内,六国的语言就会被废除。”

    没有了文字,没有了文明的支撑,六国的后人自然也就没有了凝聚力。

    胡亥眯了眯眼,缓缓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