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从劈柴开始了悟万法 > 第322章 浮光掠影

第322章 浮光掠影(1/8)

    当秦真阳以超绝的目力看到谢渊盘坐着浮空一尺时,便知道突破的过程已经结束了。

    沟通天地,御气浮空。

    宗师之境。

    他愣在原地,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要不是身为宗师,没有可能眼花,秦真阳宁愿相信自己的视力有点问题。

    可惜,剑峰六十九层虽高,对他来说太近。

    定定看了半晌,秦真阳回过神来,骤然长叹:

    “谢……张师弟真是天纵之资,难以思量。”

    旁边的值守弟子们一脸莫名其妙,还不知道大师兄为何露出如此异样之色、如此惊诧的感叹。

    在云山剑宗里,大师兄秦真阳一直是厚重、可靠的代名词,有时候大家甚至觉得,他比宗主还要可靠些。

    秦真阳摆摆手,厚重的殿门光华流转,他已解开通往剑峰的大门封禁,道:

    “封山解除。”

    “啊?”

    那首领弟子一脸茫然:

    “这么快?不是要三天吗?”

    “是啊,这么快,不是要三天吗……”

    秦真阳摇摇头,感叹道:

    “已经结束了,不必再封剑峰。张师弟还是心系宗门的,不忍有需的同门等太久。”

    周围的弟子们都是一愣,有些反应不过来。

    什么意思……

    ……是、是失败了吧?

    他们心中翻起古怪的想法,下意识这样想到。

    不是他们没盼着谢渊好,而是若不这样想,就得想到另外一种可能,秦真阳语气里潜藏的那种可能了。

    轰!

    一股猛烈的气势骤然从剑峰上层爆发,带动剑峰上终年不歇的磅礴剑意,瞬间猛冲上天,穿破层云,破开一个大洞。

    殿内众弟子瞬间齐刷刷转头,震撼的仰头看过去,看着这一幕,终于明白发生了什么。

    那位张师弟,已经打通天地之桥,联通内外天地!

    谢渊漂浮在石台之上,感觉此时的状态,前所未有。

    他整个人晋入极为空灵的状态,不止自己,整片天地也在眼中——或者说在神识之中,已经不同。

    空气中有斑斑点点灵光闪烁,虽然稀薄,却是天地中真正的菁华与灵气,带着自然意味,乃至真正的天地至理。

    天地大变后天生灵气虽然贫瘠,但仍然是修行者能够踏足高层次、领悟大道真理的关键。

    谢渊现在血气和内息内外合一,诞生元神真识。以神识映照,可以看清天地。

    云山上明显光点稠密,主峰还有入云峰,望过去都亮若星团。若往山下望去,则光芒愈发稀少,山脚下只有隐约斑点而已。

    谢渊明白这就是之前感应的“灵气”,终于能以神识“目视”之,而这是宗师境界后修行的关键。

    他又内视己身,下丹田仿佛架起了一座无形之桥,似是联通内景与天地的通道,玄之又玄,无形无质,不是从肚皮探出那般浅显,而是从丹田直接探向虚空。

    这个通道此时还十分狭窄,算不上桥,只能算一条小径。谢渊明白等修行日久,将这地之桥开辟到如同真正能跨越江海、跨越虚空的大桥那般,才算宗师里高深的境界。

    当然,虽然高深,却不算顶尖。在那之上,还有更高境界——便是从识海架出天之桥。

    地之桥集灵气悟自然,而天之桥便是感真韵、触大道,又是全然不同的层次,和只通地桥的宗师,差别不可以道理计。

    宗师前的武道修行是一重境界一重山,宗师之后,寸许进步,或都是九重天的差别。

    谢渊已经提前向朋友师长了解过许多,因此对这突破的过程和之后的境界并无陌生,此时知道自己已经水到渠成的突破成功了。

    他能感受到自己的不灭金钟罩和大金河功都各自突破,分别是第四层和第十一层,威能产生了质的变化。

    不灭金钟罩第四层没有特别的天地之属,但其不灭特性完全超越了前三层境界。谢渊的防御力和恢复力,才刚刚突破,已经真有了几分“不灭”之神韵,同阶宗师轻易破不得防。这便是宗师境界的顶级神功!增幅没有花巧,全是数值,让人心安。

    而大金河功自己便重归十一层,同样再具备江河大势、静水流深之威力,出手让敌人难以抵御浩荡不休的后劲。

    等取回有形无质剑里寄存的内息,很快又能涨一大截功力。

    并且血气和内息在完全平衡、共进一步的突破中,初步产生了水乳交融的效果。

    这一步已是体内的内外合一,从此血气和内息随着不断修行可以逐渐不分彼此,融合成宗师劲力。

    这便是宗师境界的特殊,宗师劲相对单独的血气或内息,一分可作两分使,当于功力倍增,而性质更高一层!但其在神识的控制下变化由心,却也可泾渭分明,各自发挥功法效果,使用不同招式。

    当然,现在的谢渊还不能做到完全的互相转化,那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