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第一搅屎棍 > 第597章 他失去的土地,失去的尊严,要自己夺回来

第597章 他失去的土地,失去的尊严,要自己夺回来(1/2)

    是啊,如今大明朝不想失去海洋,所以要大力发展水师和海贸。

    郑芝龙想要挟天子,以郑家的庞大水师和大明朝廷的海防为筹码。

    可很明显他失败了。

    但即便如此,大明朝廷也并未在实质上打压郑家,郑家的爵位被剥夺,纯粹是因为郑芝龙自己的咎由自取。

    那皇太极的信,措词是比大明天子要好听,但仅仅凭着一封信,又能证明什么呢?

    郑森觉得,他的父亲只是被贪婪迷惑了心性。

    可即使皇太极说的都是真的,想要得到那些承诺,郑家不知道要因此付出多大的代价。

    大清国到如今,莫说入关,连锦州都未能攻破,还接连战败。

    郑家倘若此时入局,不仅要为大清国提供水师支援,更要付出海量的资金、战力支持。

    真倒是大清国夺了天下,谁又能保证那皇太极会兑现诺言呢?

    毕竟海洋里蕴含着多大的利益,聪明人心里都清楚,一个强盛的国家,怎会允许这庞大的利益落入他人的口袋?

    这,只是理性的分析。

    然而,郑森心里的感性思维更加的真切,他读圣贤书长大,在钱谦益声声爱国的熏陶中成长,身为汉家子民,却去投靠异族,调转屠刀屠戮同族。

    此为不忠不义之辈,为天下人唾弃。

    在场的人里,不论是郑芝龙,还是郑芝虎、郑芝豹,包括郑彩在内都非蠢人,然而做海商做的久了,难免满脑子都是利益。

    唯有刚开始接触郑家水师的郑森,反倒脑子澄澈的很。

    他从小含着金汤匙出身,不仅没经历过郑家发迹时的艰辛,反倒从小跟着大儒学忠君爱国那一套。

    没人告诉他的是,忠君爱国,就像爱情一样,同样也需要面包。

    可郑家本就富可敌国,以至于郑森打小队金钱都不慎看重,于是他的心里便只能下忠君爱国。

    也正是因此,当建虏入关不断的南侵,当父亲投降了大清,郑森仍旧义无反顾的为南明支撑起最后的脊梁。

    他甚至毫不犹豫的将郑家的豪宅付之一炬,拿出郑家全部的家底,扛起抗清的大旗。

    “大哥,大木说的,倒也有几分道理。”老二郑芝虎率先发言道。

    他们兄弟几个风里来火里去,才有郑家如今的局面,对郑家的安危自然要更在意一些,也正是因此,当大明天子剥夺了他们爵位,又明显表露出厌恶他们郑家的意思时,各自内心都充斥着危机感。

    而皇太极许下的承诺,便很容易的让众人心动,却自动忽视了蜜糖之后的风险。

    这天下,哪里会掉馅饼呢?

    “读书人的道道就是多,不过大哥,若咱拼了老命帮那皇太极,最后那厮不认账了咋办?”郑芝豹也转变了态度。

    “据我所知,大明开国皇帝得了天下后,最先处理掉的,可就是那些功臣。”郑芝彪幽幽的补刀。

    言下之意,他们郑家果真帮皇太极去夺了天下,不仅可能拿不到想要的,很可能还会遭到清算。

    毕竟,身为天子,岂能容忍一个家族的势力威胁到朝廷呢?

    郑彩沉吟良久,终究没有说话,郑芝龙纠结了一会儿,终于道:

    “他们不是要打起来了吗?正好,且再观望观望吧!”

    ……

    崇祯十四年五月初十,北京城。

    户部太仓外,一排排的马车结队,一直从胡同里延伸到胡同外,力夫扛着一袋袋米粮,堆放到马车之上。

    其他的几个仓库外,也是一番忙乱的情景,户部的官员指挥调度着,军服、铺盖、军帐等等皆被搬了出来。

    工部和兵部衙门同样忙碌,因为再过几天,大军就要出征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自打朝廷得知建虏的大举动之后,朝中的所有官员都明白,战争不可避免。

    当崇祯皇帝在朝会上言及此事时,满朝文武竟没有一个出言反对的。

    自崇祯皇帝登基以来,历次大战,朝中的意见都从未达到过完全统一。

    可是这一次,满朝文武群情激奋。

    开战!开战!还是开战!

    与建虏决战,收复失地的气氛在朝中蔓延。

    历经两年的恢复,如今的大明朝廷不仅解决了财政危机,在新作物的加持之下,粮食危机也得到了很大的缓解。

    朝堂经历张世康血腥清除之后,行政效率也得到极大提高。

    近卫军、虎贲军自打财政得到缓解后,操练频率一直都在提高,军械供给也在逐渐的更新换代。

    尤其是制造总局的各大工坊开始投产之后,遂发式火枪的换装得到极大提升,如今虎贲军也已经有将近一半都换上了新式火枪。

    五天前,朝廷向小弗朗机人订购的三百门铜炮,终于经陆路又过运河艰难抵达京城。

    其实若用海运,反倒能更快一些,但朝廷考虑到与郑家的关系,最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