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第一搅屎棍 > 第550章 又不是花你的钱

第550章 又不是花你的钱(1/2)

    海中期这大叔虽然看自己不顺眼,花银子时还要遭受其白眼,抠门的很。

    但有一点,这大叔身为户部尚书,却在大明各项律法上比刑部尚书都熟,且嫉恶如仇。

    当初张世康制定税制改革时,便强调,对于敢偷税漏税的人,即使追到天涯海角也要重罚。

    无疑,海中期很认真的执行了这一规定。

    “那是自然,今岁共计惩处贪腐官员两百六十余名,其中两百四十余名被剥皮为帜,悬于犯官当职衙门示众,此皆臣亲自办理过问。”

    东阁大学士、刑部尚书范复粹接过了话茬道。

    为了以儆效尤,今年年初的时候,在张世康的反复要求下,经崇祯皇帝允许,内阁专门召开了一次会议,将偷税漏税的具体惩处措施、以及贪腐银两的处罚全部载入大明律。

    朝廷已经给官员大幅度提高了薪俸,这薪俸足以让官员过上相对于百姓更体面的生活。

    给你的才是你的,不给,你不能抢。

    “今年执行的确实不错,不过却要再接再厉。

    不过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惩处的那两百六十多个贪腐官员里,其中有大半,都是厂卫移交过去的吧?

    都察院和大理寺都干什么吃的?

    倘若只会在朝堂上打嘴炮,我看这俩衙门干脆取消了吧。”张世康不客气的道。

    他说的当然是气话,三法司各司其职,刑部专制办案相当于后世的法院、监狱结合体,都察院则相当于后世的反贪总局,负责检举揭发,大理寺则相当于后世的检察院。

    三法司相当于朝廷的一整套自查系统,而厂卫则独立于朝廷之外,是外部监察系统。

    虽然厂卫在监察上确实比三法司要高明的多,但不论如何,大半贪腐官员都是通过厂卫发现,三法司难辞其咎。

    张世康甚至有理由怀疑三法司监守自盗。

    “范阁老,记录在案,明日朝会,着大理寺卿以及都察院的人当朝自查。”崇祯皇帝沉声道。

    一年查出两百六十多位贪腐官员,清查出的总家产也不过几百万两,与几年前的朝堂相比,这看起来真不算什么。

    张世康之所以如此上纲上线,其实是不想重蹈覆辙。

    人的贪欲是无限的,倘若不能严苛查贪腐,不出几年,大明的官场便会再度变成之前的那副烂样子。

    贪吧,贪吧,只要你敢贪,老子就敢剥皮。

    除非你别被老子抓住,贪了银子不花,去当赵德汉,否则早晚让你怎么吃下的,怎么吐出来。

    说完了岁入,见天子与其他同僚都很满意,并且也并未提出质疑,海中期便又继续开始翻账本。

    “陛下,今年的岁入虽然有所增长,但与今年的支出相比,却又不值一提了!”

    海中期看着那触目惊心的数额,不自禁的便提高了音调。

    他的余光还瞅了一眼张世康。

    “你愁啥,该花就得花,花了多少你说就是了,又不是花的你的钱。”张世康毫不客气的回怼。

    “哼!”海中期冷哼一声没有机会,而是继续翻着账本道:

    “今岁总支出……九千六百七十七万三千四十六两!

    其中户部支出官员、宗室、勋戚俸禄支出一千四百三十二万、西安鼠疫赈灾支出两百四十余万。

    兵部支出一千四百二十四万。

    礼部支出九十六万。

    其余皆为工部支出。”

    一年支出九千六百多万两,赤字高达六千多万两,是全年总收入的将近三倍,放眼整个大明此前的两百多年历史,都是绝无仅有的。

    接下来便是各衙门就自己的支出做阐明,户部的俸禄支出自不必说,兵部尚书李邦华道:

    “兵部支出里,有四成乃是张阁老用的,包括那三十艘盖伦船,以及虎贲军、近卫军的军械等支出。

    永宁军的组建和征募支出也占了四成,今岁永宁军征募士兵十八万六千余,此花销乃是一应的军服、军饷、安家费、军粮等等

    剩余两成是今岁征伐流寇的一应粮草、赏银、抚恤支出。

    以上事项的花销,臣每个月都曾向陛下以及诸位阁臣报备。”李邦华有恃无恐的道。

    虎贲军和近卫军除却军械、粮草等后勤事宜的账目仍由兵部入账外,在统兵权、调兵权,乃至补充军械、粮草的数额等,兵部都没了处置权。

    比如虎贲军要更换一万支鲁密铳,只要虎贲军都督卢象升上报大元帅和天子并得到批准,兵部只负责入账。

    但兵部也不吃亏,永宁军的兵额是六十万,预计将在三年内征召完毕,这是兵部的直属,只负责各行省治安的警备部队。

    见诸阁臣都没有异议,此项支出也就一致通过,礼部的支出乏善可陈不值一提。

    到了东阁大学士、工部尚书范景文汇报时,范景文也从身后取出一本十分厚实的账本来。

    “工部支出中,有五千八万四十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