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 > 第710章 黄承乾的顶级藏品

第710章 黄承乾的顶级藏品(2/3)

正地评判一个君王的功过,真正伟大的君主是不需要刻意标榜自己。

    想想看,唐太宗不肯封禅,汉武帝下罪己诏,他们根本不用自己给自己贴金,历史一样传颂他们的功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章总呢?文要靠皇帝特权蹭名家作品,武要特意将自己封为十全老人。

    这样刻意主观,按照华国推崇的‘内圣外王’的传统,已然落了下乘。

    尽管章总的艺术评价不高,但市场热度一直在线。

    根据曹子建的估计,面前这幅《临三希堂帖》,在现实世界,破千万应该没什么问题。

    毕竟章总的名号在那摆着。

    “如果剩下的三件里价值没有比这件高的,就选这件也不是不能接受。”曹子建心中暗道,这就先将其给重新收好。

    第三个盒子里是一份看起来就十分厚实的手卷。

    确切地说,应该用‘手稿’更为贴切。

    因为这份手卷全部摊开的话,足有十五米长。

    其上用文字密密麻麻写着。

    用得是朱丝栏精制专用纸,版心刻印"聊复集"字样,工艺十分考究。

    在曹子建查看其上内容时,黄承乾也在注意曹子建的脸上表情变化。

    终于,他看到曹子建脸上露出了一抹震惊之色。

    “这才是医学世家子弟该有的反应嘛。”黄承乾心中暗道。

    要知道,这可是嘉庆年间御医汪必昌的手稿。

    其上一共收录了五百多种疑难杂症的治疗方剂。

    曹子建之所以震惊,就是因为其上的治疗方剂居然涵盖了癌症,肿瘤,糖尿病,中风等现代医学都无法解决的难题。

    这让曹子建如何不惊讶?

    而且这份手稿保存完整,其上的字迹工整如书法作品,修改痕迹清晰可见。

    通过稿纸年代、朱丝栏工艺及涂改痕迹,在曹子建看来,应该是真品。

    而汪必昌作为清代太医院临床经验的集大成者,这份手稿上的方剂说不定真具疗效也说不定。

    到那时,这手稿相当于直接填补了中医古籍中怪症治疗的空白。

    那价值,就只能用不可估量来形容了。

    “以黄老板对医药的了解,不可能不清楚这份手稿的真实价值和百年人参是不对等的。”

    “那他现在拿出来,是想跟我显摆一下他的收藏呢?还是说我加钱他就愿意转让?”

    不管是哪一种,曹子建都没有急着询问,他准备等看完剩下的两件藏品再说。

    第四幅是手卷装裱形式的画作。

    这幅手卷画长约一米五左右,是一重彩团幅,画的是出游归来的后妃,在大量宫女陪侍下,进入宫城的情景。

    通过细腻的笔触和设色技法,展现了汉宫的日常生活场景,包括宫女、侍卫、奇石、宫阙等元素。

    画作注重细节刻画,如人物服饰、建筑风格等。

    所谓汉宫,并不是指汉代帝王宫室,而是指当时的宫廷。

    画中所绘屋顶多单檐歇山式、檐口平直而屋角不甚起翅,屋顶正脊及四周垂脊顶端都以带弯角兽头装饰,屋顶的形式兼有单纯的两面前后倾坡及十字形的,门窗一概是格子棂。

    “这是南宋宫苑建筑,人物也都是宋代宫装。”曹子建在心中默默分析了起来:“而且通过纸张的老化程度,宋画?”

    有了这一猜测,曹子建看得更加仔细了。

    “画中建筑物用界尺画出,线条劲细,笔笔不苟,外形比例优美,空间虚敞通透。”

    “梁柱斗栱表现准确,装饰华美,像极了南宋宫苑建筑的写真。”

    “其上的建筑样式多见且仅见于传世宋画,如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南宋刘松年《四季山水图》等等。”

    “错不了,绝对是宋画无疑。”曹子建心中开始笃定了起来。

    当即开始寻找起画上有没有署名之类可以确定该画作者是谁的标记。

    同明清时期的画作不同,宋代还未未形成加盖印章的习惯,但是署名已经开始出现。

    不过多为隐款或穷款。

    这主要是为了避免破坏画面整体美感。 ?

    如李唐,就喜欢将自己的名字藏于远处山峰之中。 ?

    再比如范宽,喜欢将署名隐于树中。

    经过一番查找,曹子建并没找到署名之类的存在。

    而且通过画风,曹子建也不能快速确定这幅画到底是出自宋代哪位文人之手。

    这主要是因为宋代画这种画的画家太多了。

    “想要快速确定该画的作者,无非就两个办法,一,通过储物戒指,只是黄老板一直盯着,自己也不能当着他的面将其收入。”曹子建心中这么想着,这就用起了第二个方法。

    那就是直接张嘴询问黄承乾。

    “黄老板,这幅画是出自何人之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