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又如何?这是你端木家的事情,又与我圣少何干?”血少道。
“别急,你能隐在皇室这么多年没有露出马脚,为何如此心急不待本王将话说完呢?”端木若雄冷笑一声后接着道:“本来沈少侠将言如玉送到本府之事只有本王和龙师、虎师、朱师、武师四大将军与二弟知晓,而这四大将军自沈少侠将言如玉那荡妇送来之后便未离开本王身边,他们不可能将消息传递给言若成。这就让本王更加怀疑二弟的真实想法和身份了。不过,这还不能让本王确定二弟就是圣灵宗的血少。”
所有人都在聆听端木若雄娓娓道来,包括血少父子二人也没有再打岔,只听端木若星继续道:
“真正让本王确定二弟的身份的事情,是另外两件事情。”端木若雄说到这里,似乎陷入了深思之中.
人,本应心硬如铁,但在亲情方面还是难以摆脱人之常情。
端木若雄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把所有的痛苦和愤怒都吸进身体里。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丝颤抖:“在本王与四方城的外夷之战中,那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本王率领着我的军队,奋勇杀敌,却不幸陷入了敌人的重重包围之中。”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无尽的悲伤和无奈,“我们的兵将损失惨重,每一个生命的逝去都让本王心如刀绞。而更让本王痛心的是,我自己也险些丧命于外夷贼子之手。”
端木若雄的眉头紧紧皱起,眼中闪过一丝决绝,“然而,本王并没有放弃。我一边与贼子拼死决战,一边派遣使者向朝廷求救,希望朝廷能够派出援兵,收复我们的大好河山。”
他的声音渐渐低沉,透露出深深的失望,“可是,本王的请求却如同石沉大海一般,毫无音信。朝廷的冷漠和无视,让本王的希望一次次破灭,也让无数儿郎白白牺牲。”
端木若雄的语气变得悲愤交加,“多少英勇的将士,就这样埋骨他乡,他们的鲜血染红了那片土地,却无法唤醒朝廷的良知。”
说到这里,端木若雄的双眼蒙上了一层淡淡的薄雾,那是他内心痛苦的体现。他那钢铁般的脸庞上,痛苦之色尽显无遗,即便是他这样坚毅的人,也无法掩饰内心的悲伤。
“本王实在想不通为何朝廷一直迟迟不派出援兵。这件事让本王一直耿耿于怀而不得其解,历朝历代无论哪个圣上,均对外夷为祸我天朝之事不可容忍,即便是倾国之力也要将外夷诛杀驱逐,这是我天朝的精神所在,也是我华夏二女的根宗所系。可是这一次偏偏朝廷反行其道,害得我将士买骨他乡、忠臣惨死,而且我天朝的百姓被屠戮,千里白骨皑皑,血流成河,此乃我华夏之耻辱,也是我炎黄子孙之悲哀,本王悲愤异常但却毫无办法,只能祈祷那些英魂在天之灵能原谅本王之过,也祈祷他们能保佑我华夏二女天长地久不在遭受战争的屠戮……对此,本王深深怀疑有人故意为之,目的是为了让本王命丧战场。本王也曾怀疑二弟是否为了杀死本王而坐上皇位而为之,而且二弟平日里也没有如此毒辣,即便是一直蚂蚁二弟也不忍踩踏均要绕道而行。后来本王询问二弟为何拒不发兵,二弟说是从未收到本王的求援,本王当时虽然有所怀疑,但却并未将蹊跷怀疑在二弟身上,乃是怀疑是否本王身边出现了奸细,将本王派出求援的将士行踪泄露遭到外夷贼子狙杀,所以本王就将疑点放在了身边将士身上……”
“但是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情,却让本王改变了想法,结合这位前辈送来的二弟令牌,才对二弟的身份有所怀疑。”
说着,端木若雄若雄看向血少,接着道:“方才本王说过,本王在邀请二弟前来本府审讯言如玉之,在知道他们母子竟然想要染指皇位,当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一掌将桌子拍成了粉碎。而当时本王的四大战将和二弟若霖就距本王不远,本王盛怒之下拍碎桌子之时,因没有控制住真气,一时力量大了些,就将本王的四个战将震得退了好几步,其时手无缚鸡之力的二弟虽然被本王的真气也给震得倒在了地上,可是本王在搀扶二弟的时候,却发现二弟竟然没有受伤,即便是气血也不曾混乱,本王这才知道二弟是一个深藏不露的人物,其虽然故意装作被真气震倒,可是却因为武者本能的原因早就将本王的真气给卸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