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啮指痛心、芦衣顺母、亲尝汤药、拾葚异器、埋儿奉母、卖身葬父、刻木事亲、涌泉跃鲤、怀橘遗亲、扇枕温衾、行佣供母、闻雷泣墓、哭竹生笋、卧冰求鲤、扼虎救父、恣蚊饱血、尝粪忧心、乳姑不怠、涤亲溺器、弃官寻母。
每一个故事都是孝感天地,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结晶,也是人性本善的典范,如同虎毒不食儿的自然属性和人伦使然的同出一辙,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养育之恩谁不敬重?血浓于水。
孝敬父母也是让自己子女孝敬自己,传承于一代一代,后浪推前浪,一代做给一代看。
不是有一个故事,有一个不孝儿子,在父亲病重期间,有了弃父之恶念。一日月黑风高,儿用一个柳筐,将父亲背到乱坟岗,作遗弃。
被自己的儿子看到了,待不孝之子回家,他的儿问父道:筐怎未带回?父亲问:要它何为?儿答:待父老,亦然用此也!父沉思痛改,即背回被弃父亲,当上大人养老送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