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儿子不是在翰林院供职,参与了《海国图志》的制夷修订工作,对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以“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既研究又撰稿,作为思想宣传员和解读人。
思想激进,文笔出众,深得光绪帝赏识。儿子对父亲的问题,一定能在光绪帝面前有开脱的机会,不妨一试。
但又怕儿子卷入政治风波,因为中央政权,光绪帝只是个摆设,实际控制权在慈禧,又是第二次垂帘听政了。一国二主,君臣难为。
娘儿俩个做皇帝,谁还敢保?这个曹仁政历来是有政治敏感性的,善于解脱,在政治漩涡中,见风使舵,把握潮头,立于不败之地。
确实是一个政治投机分子,一个地地道道的政客。
可儿子弃士大夫思想于不顾,出国留洋,接收新生事物,思想上理想与现实总是在世界风云中敢于认知,对国家内忧外患,有着独到的见解,就是平均地权,实业救国,打开国门,接纳世界。
他的主张就是用土地来平息国家内乱,让百姓安居乐业,生的其所。
用实业来增强国力,推进产业革命,与世界接轨,而不能再闭关锁国了,否则,落后只有被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