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她婶子也是着急上火,担心你才办了这事,你也别怪她做错。”易中海安慰道。
刘海忠呆立当场,心如绞痛,好不容易在院里积了这些年的威信尽失,二大爷也被撸了。重点还为此让文明模范大院几年都无缘了,这可是得罪全院的人啊!刘家在院里还能抬起头吗?
难怪刚刚回来院里人看他都不搭理……
媳妇这哪里是回娘家过几天,明明是是在院里待不出去了,躲回娘家去了呀!
易中海直接快刀斩乱麻,又补上一句。“厂里也知道了你的事,给了全厂通报批评,念在你之前年年拿先进的份上,没有记过处分也降工级。”
这话无疑是给此时的刘海忠雪上加霜,已经流血的心又捅上一刀,他可是最要面子的人,院里现在这样了,没想到厂里也如此,走到哪都将成为焦点,这下真的面如死灰,死的心都有了。
抱头呆坐了一会,刘海忠缓缓起身,双眼无神失魂落魄地回到自己家。
他瘫倒在床上,心中五味杂陈……
而常威这边,载着金灿烂刚到厂门口,便遇到了闻讯赶来的白曼宁。
“领导你好,我叫白曼宁,吴厂长听说您要出门转转,便让我来给您带路。”白曼宁时刻注意着常威,当听到金灿烂借自行车要出门,连忙跑吴学谦那,毛遂自荐的要给常威当向导。
“好,那辛苦你了,给我们介绍一下金陵热闹的地方吧!”常威打量了一下白曼宁,样貌身段确实不错,算是盛名之下无虚士。只是没想到白曼宁这么主动的找上门,牛家堡的事,除了周铁锤,应该没有人知道,这会应该没有危机感才是。
“四九城有王府井,这也有,而且还有更热闹的新街口……”白曼宁连忙热情的介绍。
“那就去新街口看看吧!麻烦白曼宁同志了。”常威听着白曼宁的介绍,随便选了个地方,示意她道路。
白曼宁心里莫名的开心,精神头十足连忙给常威俩人带路。
到了新街口,白曼宁就滔滔不绝地详细地介绍着新街口的特色店铺和美食。
常威和金灿烂也来之不拒,逛店铺,吃小吃美食,当然不会忘了白曼宁的那一份。
不知不觉天色渐晚,就在三人在一处小摊嗦着地道的鸭血粉丝汤时,煤球厂一辆送煤球的人力三辆车吸引了常威的注意力。
只见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蹬着三轮车,后面坐着一个十七八岁的青年和一个十来岁的半大小子。
而吸引常威注意力的是后面坐的两小子,居然是离家出走的刘光天和刘光福兄弟俩。
这兄弟俩离家出走,他是知道的,还帮忙报的公安,没想到在金陵遇到了,胆子不小,居然跑到千里之外了。
看兄弟俩穿着,虽然脏兮兮的,但脸色却不差,看样子没受罪,而且和老头还有说有笑的聊着天,神情和气的跟一家人似的。
常威刻意听了一下,要是没听错的话,兄弟俩居然喊骑车的老头叫爹,这可就有意思了。
不过,常威也懒得管,这兄弟俩就是回去也没好日子过,还不如就当没看见,看三人有说有笑和谐的样子,最起码似乎生活的比在刘家要舒心。
话说刘家兄弟俩毕竟第一次出门,年纪又不大,就是再小心也没有用,在火车辗转间,从家里带出来的钱被人偷了,最后一站下车来到金陵。
兄弟俩身无分文,在火车站附近徘徊饿了几天,后来遇到了好心的刘老头,也就是蹬三轮车的老头。
刘老头夫妻俩当年也是有个儿子的,十几岁时病死了,之后再想要孩子,却始终要不上,慢慢年纪都大了,也就不想了。
但遇到刘家兄弟后,问清楚兄弟俩情况后,老两口便动了恻隐之心。反正兄弟俩是被打出来了,又时隔千里,不如收留他们给自己老两口养老送终。
正应了那句话,你不稀罕有的是人稀罕。
经过短暂的相处后,刘老头老两口便将想法告诉了刘光天兄弟俩,毕竟这么大的孩子可不好糊弄,最好的办法就是真诚。但他也是真心的对兄弟俩好,便明说了等过两年退休了,可以将煤球厂的工作给刘光天,还供刘光福读书,等以后要是毕业了要是没工作,就接替在街道工作老伴的岗位。
至于之后的娶妻生子,那当然也是不会含糊的,老两口的一切都会留给兄弟俩。
虽然相处不久,但刘家兄弟俩在刘老头两口子这也得到了从未有过的关心,比这十几年在家好多了。而且同姓刘又不用改姓,还得得到从未有过的关爱,何乐而不为呢!
结果一拍即合,正好在刘老头老伴在街道工作,把兄弟俩当黑户登记户口并不难,一番操作下,刘光天和刘光福改名刘天、刘福,户口纳入老两口名下,从此成了其乐融融一家人。
至于亲爹妈,自从打算走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