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林彩蝶把脱盐池扩大了一点,然后把水轮机放在了出水口,接着做固定,不过眼下都是普通的,林彩蝶打算回头到鹭岛的工地,用砖混做一个放进来,这样用的才能长久。
不过这时候可以把其他的事情先做好。
她开始走线了,线路直接接到一边,回头这里要放一个设备室的,这里边要放电瓶组、稳压器等。然后这里走电线出去,一切就能用了。
这个地方距离林彩蝶设计的房子很近,走线林彩蝶也是打算走地线,反正她在,空间里走地线也没啥区别。
大号导线直接放到粗的管子里,然后又放到空心的陶瓷管道里,直接就被林彩蝶用意识控制着,最后放到了地面下80公分的位置上。
房子这边好办,直接接到人家设好的总开关上就可以了。她也快速的接上,整个工程用时6个小时。
这也就是在空间里,要是在外界,怕是6天都忙不完,但是林彩蝶干下来,居然没有一点的困意。
其实现在连接好,只要林彩蝶放开水,就能发电了,也能用电了,但是为了以后的稳定,林彩蝶倒是不着急,还是回头做好固定和设备房后再用才好一些。
林彩蝶看看时间,不勉强自己,虽然不困,但是作息不能乱,她也没着急去安装风车,强迫自己先睡下。
第二天起来,先喂孩子,再给自己做饭,等吃完后,林彩蝶也是先选择安装风车。
这个也是分为几个部分,首先是一个白色的风车组。这个和后世的风力发电没啥大区别,就是小了几个号。
这个都是给安装好了的,林彩蝶只要立起来就行。
这个麻烦的是底座,需要埋下去5米,是直着向下的几根粗钢筋和一个金属块。
这要是在外界又是一个大工程,在空间里就小菜一碟了,林彩蝶把底座放好后,又把机器固定在底座上。
这个部分就安装完了,林彩蝶看着不高的风车偶尔就转动两下,还随着海风调整自己的方向,满意的点了下头。
剩下的就是一个设备房,也就是所谓的小屋。
小屋是两层的,能直接把立杆包在里边的,这个是框架的,就像拼积木一样直接拼上就行,然后在框架里边放准备好的板材和材料。
这些材料有的是木的,有的是厚厚的特殊塑料板,反正挺简单,也挺牢固。
拼好的小屋,二楼是观景台,一楼是设备室。
林彩蝶把设备都安装好,然后把线路接到房子上。这个就已经算是使用中了。
不过这种小型的风力发电,都是储存电能的,使用上就不像水轮机那么稳定,不过也无所谓,林彩蝶在空间里用电,除了接个录音机外,也就是做饭时用了。
反正在东岛,一个风车完全能够满足日常所需。
都安装好后,林彩蝶直接就躺在了草地上,两套设备下来,还是有些疲惫,不止是身体上的。
对了,还有一个问题要解决,就是这房子的所有插座都要换一下,这都是按照欧美标准的,和国内的不匹配,不过这个也好解决,她自己都能换,或者就留着给赵峥嵘还也行。
插座林彩蝶是没打算在国内买的,现在的国内插座品质还真不敢保证,林彩蝶打算到宝岛那边看看,买安全系数最高的,这个东西必须严格。
两个孩子现在爬的都很利索了,好像几天功夫就进步好多似的。
林彩蝶在草地上铺了一个毯子,在温暖的光照下,两个小家伙难得的没有乱爬,林彩蝶躺在他们中间,伸手指着上方:“看,这是风车,是妈妈的杰作,你们的妈妈是不是很伟大。”
“啊,啊~”··· ···
林彩蝶是当天下午出发的,一路向南,就是沿着大陆架和海岸线的弧线走,对比世界地图,在第一次到这边来的情况下,也只能是对比个大概。
不过当发现周边的鱼群越来越多的时候,林彩蝶就知道自己到地方了。
必鲁渔场是是世界最着名的渔场之一,因为必鲁寒流经过,在常年盛行西风和东南风的吹拂下,发生表层海水偏离海岸、下层冷水上泛的现象。这不仅使水温显着下降,同时更重要的是带上大量的硝酸盐、磷酸盐等营养物质;加之沿海多云雾笼罩,日照不强烈,利于沿海的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对于冷水性鱼类,特别是鳀鱼(喜 20c以下的冷水)的繁殖和生长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这里水产资源十分丰富,盛产鳀鱼、鲥鱼、凤尾鱼、秋刀鱼、马鲛鱼、大鳿、海龟、海豚等800多种鱼类及贝类。
林彩蝶知道,后世在她们渔村那边,就有远洋渔船到这边来打渔,主要是打鱿鱼,这么远,漂洋过海的,打鳀鱼就不划算了。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