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半岛远行 > 第506章 远行29

第506章 远行29(2/2)

仪对象做了爸爸的学生后更是有了近水楼台机会,没错,就是穆瑾。

    李富真对这个看着长大的孩子知根知底,非常满意。

    每一个孩子都找到了门当户对的人,生活非常美满。这个门当户对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而是为人之道上的。

    班行远70岁的时候把研究院交给了李宁微,每天写书带孙辈。至于老幺颋之完全不用操心,有的是人管。

    每个人都很好,除了颃之不时会出点事。班颃之本科毕业没多久就加入了那支队伍作为一名技术人员,没人知道他是班行远的孩子。在绍之4岁的参加抗洪抢险的时候连救数人荣立一等功。几年后在一次突发事件中因为救人重伤昏迷,再次立功。

    三省经过讨论并征求班行远的意见公开的颃之的身份。人们纷纷赞叹,有其父必有其子。班行远家门口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挂上两个硕大的牌匾。

    班行远的妈妈在96岁的时候安详地离开了,前半生坎坷,但是后半生收获了遗失的圆满。

    三省经常来询问他的意见建议,通常他都不表态,只有在一些大事上谈一些历史,这就够了。

    在75岁的时候班行远终于把那一套书写完了,之后开始了悠闲地退休生活。

    只不过这段时间也没持续多久。在他80多岁的时候个人生活变得混乱起来,开始了离婚、结婚、离婚、结婚的循环。

    第一次离婚后娶了李富真,那时候李富真已经快90岁了,身体很差,眼看着时日无多。也算圆了她的梦想。

    李尹馨、韩佳人一个个都这样送走了,最后陪在他身边的依旧是金泰熙。两个弟弟也都先他而去,班行远并没有悲伤,这就是自然之道。

    在认识72年,结婚60年的那天,金泰熙含笑离开了。这时候班行远很久以来第一次感受到了一丝悲伤和孤单。担心他出事,孩子们都放下手里的事情每天陪着他。不过班行远很快就调整过来了,总要有这么一天的。

    同样只剩下一个人的宝儿就搬过来和哥哥一起住。兄妹俩最喜欢做的就是坐在院子里的椅子上晒着太阳一边看着玩耍的孩子,一边回忆以前的事。

    人终究敌不过时间的侵蚀。班行远过完百岁大寿后没两年就按照约定送走了妹妹。之后他也安排了自己的后事。至于儿孙们没什么好担心的,家风已经养成了,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而且就算是操心也没用。世事如浮萍总是起起伏伏,如果一味求全反而会招致祸事。子孙的事情就由着子孙吧。

    哪怕已经100多岁了,班行远的身体也还健旺,每天都会让孩子陪着到胡同里坐一会。行人看到了都会非常尊敬的行礼问候。知道他的这个习惯后,很多人会特意身穿庄重的汉服赶过来,不为别的只为远远的看上一眼行个礼。

    华丽衣裳再次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已经成了一种常服。

    时间来到了2086年,班行远已经110岁了。几十年来东大也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但都迈过去了,发展的越来越好。这里一样都是百折不挠的。

    五一这天,一位来自江南的女生看完升旗后继续在那里游览。这天的天气很好,她打算晚些时候去班行远家那里。去年的这天她就见到了班行远,并且还被老爷子叫住聊了很长时间。

    “今天天气这么好,按照爷爷的习惯肯定还要在胡同晒太阳。不知道爷爷还记不记得我。”

    快8点的时候,这位女生诧异的时候那支队伍迈着整齐肃穆的步子从里面出来了。等走近了看到每个人眼里噙着的泪水和臂上的黑纱,这个女生呆住了。随着哀乐响起,那抹红色缓缓地降下,这个女生放声大哭,转身狂奔。

    等她到了那个胡同的时候,胡同两边早已经堆满了百花。无数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人手拿白花来送别。

    一个时代结束了!

    本来按照班行远的遗愿是不接受调研的,但是怎么可能答应呢?人实在太多了,只能限制人数。

    出殡的那天,灵车刚驶出胡同就被送行的人拦住了。“先生用自己的肩膀扛着这片土地前行,就让我们用肩膀送先生最后一程吧!”

    实在劝不住只能答应。送行的人把棺木放在做好的架子上抬着向班老爷子、李惠安……长眠的地方走去。

    一支乐队叫停了播放的哀乐,奏响了班行远写的那首《钢铁洪流进行曲》:“爷爷一生乐观向上,他一定不喜欢我们送他的时候做小儿女形状。”

    送行的人汇聚成了庞大的人流。每个人眼里都有泪水,但是没有悲伤。或许每个人生活中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都会面临困难。但是每个人都不屈服、不放弃。

    每个人的精神汇聚起来就是这片土地五千年不曾断绝的民族精神血脉。

    这就是这片土地不可阻挡的真正的钢铁洪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