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女穿男:农家子的科举青云路 > 第250章 惺惺相惜

第250章 惺惺相惜(2/3)

王大娘当成可以交流的农友了。

    他欣然同意,其实种菜还挺解压的。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人生很多事都并非做了就能立竿见影看到效果,可种菜是。

    短短几日十几日,就能看见小芽突飞猛涨,悉心照料就能吃到果实,好不快哉!

    秦扶清俨然想把种菜也当成一门学问,王大娘不懂这些,她只道这么好的地方,不种菜就可惜了。

    后院里还有一棵梅子树,五六月正是黄梅时节,树梢上的梅子金黄黄的,王大娘手快,把为数不多的梅子也采了些放到篮子里。

    “你们吃罢饭就酒喝,今年雨水好,梅子结果也多,我家闺女就惦记这棵老树,暮春时来采不少梅子,说要拿回家泡酒。”

    王大娘笑眯眯地说着,夏日的晚霞映照在她脸上,让人觉得十分朴实又安心。

    秦扶清想到自己快过门的舅妈,听说也是个心灵手巧的,会酿果酒,去年酿了回杏酒,到今年秋里二人成婚时挖出来,不知又该是何种滋味。

    秦扶清心里盼着呢。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秦扶清将一篮子新鲜现摘的蔬果拿回家去,压井水淘洗一遍又一遍,从地下提出来的水,带着透彻的凉气,这样洗出来的黄瓜也格外解热。

    他在厨房里拍黄瓜,也无需殷杰和秦扶义帮忙,二人便在井边清洗梅子,摆到瓷碗之中。

    二人同围着水井洗东西,难免手指触碰,接触之时,秦扶义也只是微微闪躲,并未表现出太多的不适。

    这可和他前两日的反应不太一样。

    殷杰有些好奇,这兄弟俩方才都在屋里聊了什么,便借着青梅找话题。

    要说秦扶清的几个朋友中,最能与秦扶义说上几句话的,也就数殷杰了。

    他们二人,有相似之处。

    殷杰道:“我一看见梅子就口齿生津,盖因此物太酸。后来读书读到‘若作和羹,尔惟盐梅’,才知道在食醋出现之前,古人都是用梅子做肉汤调味的。”

    秦扶义看他一眼道:“殷兄对饮食颇有见解?”

    “哎,见解算不上。我不过长了一张嘴,除了读读书,便是用它吃饭,比不得扶清,样样精通,不仅会吃还会做。他平时爱好广泛,对吃的研究也不少,就比如这小小的青梅,有乌梅盐梅金梅十香梅等等之分,你可知道?”

    “不曾听过。”

    “古人除了用梅子当调料,也会生食,最常见的就是伴盐或者糖,减轻酸味。宋人诗词中有云‘何物与侬共醉眼,半黄梅子带红盐’,便是如此吃饭。除了生食,梅子还能泡酒,花样腌梅,”他举起一颗洗干净的青梅放在眼前,颇为感慨道:“看着这么一颗小小的梅子,谁又能想到它背后还有这等学问呢。”

    “二哥平时一心读书,可有劳心注意?”

    秦扶义看着殷杰,隐约有些明白他要说的意思。

    或许这就是他们二人的相似之处,都有同样的心思,所以格外能了解对方。

    他拦住梅子,控出水分,摇头道:“我没有那么多闲心去研究这些。”

    殷杰苦笑道:“我又何尝不是呢。这些道理,都是你弟弟交给我们的啊,你可知他那时才多大?”

    秦扶义都不用知道,便能想出来当时那场景。

    殷杰接着道:“他那时候不过十岁出头,才刚考童生呢。王舅舅家中种的有青梅,酸不溜秋,难以入口,卖也卖不出去,他便每日来私塾时带一小包,给我们讲梅子背后的学问。我们没得糖,便叫娄姐姐从师娘的厨房里偷盐来,佐着青梅吃。有时候什么也不蘸,直接吃,是因为午后困的不行,总想着睡懒觉。”

    一提到和秦扶清在乡下读书的那段时光,明明也没过去多久远,殷杰的脸上却挂着怀念的神情。

    秦扶清就像是少年时期乡间吹过的无忧无虑的风,吹着吹着,就将他催长大了。

    殷杰那时候看着秦扶清就在想啊,这个人怎么这般厉害,懂得比夫子还要多,还要杂,他是从哪知道的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呢?

    为何除了读四书五经,还有闲时间闲心思研究别的这些呢?

    殷杰这辈子最佩服的,就是秦扶清,世间有大毅力者,不过如此。

    寻常人面对秦扶清所处的环境,面对那些人,绝难做到他如此耐心的程度。

    就像是秦扶义,殷杰小时候挺不喜欢他的。

    大概是想到自己家中同样闹腾找事的亲邻吧。

    难免对秦扶清有所同情。

    可秦扶清就不觉得秦扶义麻烦,带他读书,带他一起玩,还要想法子给他调理身体。

    一个小孩子操的心比大人还要多。

    饶是如此,秦扶清还能做学问,在闲杂事上继续做学问。

    殷杰也是考上秀才后,才稍有空闲时间读了闲书,或许是受秦扶清影响,他读书时不分正经或是不正经,什么书都读,读了后再做筛选。

    如此一来,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